宋·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 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 數峰清瘦出云來。
嵩山,五岳之一,在河南登封縣。古往今來寫嵩山的詩不計其數,這一首卻寫得頗為別致。作者沒有寫嵩山的古木參天,也沒有寫嵩山的山巒起伏,而是以“清瘦”二字寫出嵩山的神韻。“數峰清瘦出云來”是全詩的“詩眼”之所在,這畫龍點睛的一筆,使全詩的意境皆出。一、二兩句為“數峰出云”做了鋪墊。詩人直訴往來疲頓,唯有青山能令人心情舒暢,先寫出了詩人想見青山的迫切心情。第三句卻仍沒有寫嵩山的雄姿,而用“日暮北風吹雨去”一句,寫出了青山尚在云霧之中,日暮的霞光和雨絲云片還遮住了作者的視線,要待“風吹雨去”,方能一睹青山真面目。它是欲揚先抑的最后一筆,也為“青峰獨出”拉開了最后一道帷幕。有了前面的這許多心理活動和視覺活動的渲染,嵩山才“千呼萬喚始出來”,詩句到此也就戛然而止。但是它吸引著讀者去想象雨后嵩山青蔥的林木,潺潺的流水以及詩人觀賞嵩山的喜悅心情,大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余韻。實際上,作者的這種歡愉之情,也在詩歌的最后一句中有所暗示。“清瘦”二字,似乎不單單是嵩山的神采,也正是詩人自己的氣質的寫照。詩人“年來鞍馬困塵埃”,恐怕也是清癯、消瘦而又頗有傲骨。詩人單拈出“清瘦”二字來寫嵩山,也正是他自己的精神氣質的形象化。這樣的山水正和詩人氣味相投,怎能不讓他全身心地去擁抱呢?
上一篇:《初晴游滄浪亭·宋·蘇舜欽》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北固山看大江·清·孔尚任》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