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巖
其一
早飯行春桂水東(2),野花榕葉露重重。
七星巖窟篝燈入(3),百轉縈廻徑路通(4)。
石溜滴余成物象,古潭深處有蛟龍。
卻歸爲恐衣沾濕(5),洞口云深日正中。
其二
就日門前春水生,伏波巖下釣船輕(6)。
灕江倒影山如畫,榕澍交柯翠夾城(7)。
村店午時鷄亂叫,游人陌上酒初醒(8)。
殊方異俗同熙皡(9),欲進謳歌合頌聲(10)。
其三
度水穿林訪隱君(11),七星巖畔鶴成羣。
猶疑仙李遺朱實,幾見蟠桃結彩云(12)。
石溜懸崖金爛爛(13),瀑泉陰洞雪紛紛(14)。
流鶯滿樹春風轉(15),共坐高吟把酒聞。
其四
桂水東邊度石橋,酒旗村巷見漁樵(16)。
叢祠歌吹迎神女(17),野廟蘋蘩祀帝堯(18)。
附郭有山皆積石(19),仙巖無路不通霄(20)。
日長衣繡觀風俗,行樂光天荷圣朝(21)。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平樂偶成
(1)七星巖:在今桂林市。
(2)桂水:即灕江。
(3)篝燈:即燈籠。
(4)縈回:回環曲折。
(5)卻歸:退回去。
(6)伏波巖:在今桂林市伏波山。
(7)柯:樹枝。
(8)陌上:路上。陌,田間小路。
(9)殊方。異域,他鄉。熙皡:光明的春天,指盛朝。
(10)謳歌:歌頌,贊美。
(11)隱君:隱居山林之士。
(12)蟠桃:古代神話中的仙桃。
(13)石溜:山中流水之石澗。爛爛:光亮貌。
(14)瀑泉:指瀑布。
(15)流鶯:黃鶯,即黃鵬。流,謂其鳴聲流轉。
(16)酒旗:酒店的招牌,象旗子,用竹竿挑在門外,俗稱望子。漁樵:漁人和樵夫。
(17)叢祠:在荒野叢林中的神祠。
(18)蘋蘩:兩種可以用來祭祀的水草名。
(19)附郭:城郊。
(20)霄:云霄,天空。
(21)荷:承受恩惠。圣朝:指君王。
解縉
解縉(公元一三六九——一四一五),字大紳,明代吉水(今江西吉水縣)人。洪武二十一年(公元一三八八)進士,授庶吉士。嘗草疏萬言,指斥太祖政令屢改,殺戮太多等事。帝稱其才,改御史。以其年少,令還家進業。太祖崩,縉奔喪至京,有司劾非詔旨,謫河州衛吏。用薦召爲待韶。成祖入京,擢侍讀,命與黃淮、楊士奇等人直文淵閣,預機務,累進翰林學士,兼右春坊大學士。主持纂修《永樂大典》,頗爲成帝重視。永樂五年(公元一四○七)爲漢王高煦以“泄禁中語”,“廷試讀卷不公”陷,出爲廣西參議。既行,又爲李至剛所構,改交阯。寓藤州(治所在今廣西藤縣)石壁之水月巖,藤人從學者衆。八年(公元一四一○)入京奏事,適成祖不在京師,謁太而還。高煦又陷以“無人臣禮”罪,下獄,后在獄中被殺。著有《文毅集》、《春雨雜述》等,又與黃淮等奉敕撰《古今列女傳》。
朝代:明代
籍貫:江西吉水
上一篇:駱賓王《在獄詠蟬》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馮敏昌《三門砥柱歌》懷古詠史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