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商山早行》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xiāng)2。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3。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4。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5。
【注釋】
1.商山:在今陜西省商縣東南,漢初“商山四皓”即隱居于此山。
2.征:遠(yuǎn)行。鐸(duo):鈴鐺。這里指系在馬脖子上的響鈴。動征鐸,謂車馬行動,搖響鈴聲。悲故鄉(xiāng):即思故鄉(xiāng)。語本于《漢書·高祖本紀(jì)》:“游子悲故鄉(xiāng)。”
3.茅店:茅草屋作客的旅店,指村野客店。此二句寫村店雞鳴喚起行客,披著月光,踏著寒霜趕路。
4.槲(音hu):槲樹,落葉喬木。槲葉冬天殘留枝上,春天新發(fā)芽時(shí)脫落。枳(音zhi):落葉灌木,春天開白花。明:此處用作動詞,照映。驛墻:指客店的墻。明驛墻,是說月光將枳花影映在客店墻上。
5.杜陵:在今陜西長安縣城東南,秦代為杜縣,漢宣帝葬于此,故稱杜陵。這里以“杜陵”指長安。鳧(音fu):一種水鳥,俗名野鴨。回塘:堤岸曲折的湖塘。
今譯
黎明即起,車馬搖動鈴兒輕響,
游子踏上征途,不由思念故鄉(xiāng)。
雞鳴聲呼喚著月光下的村野客店,
行人足跡留在板橋上的清霜。
經(jīng)冬的槲樹葉鋪落在山路上,
白色的枳子花使店墻明光。
旅途中不由得想起昨夜回長安的夢況,
許多野鴨大雁在堤岸曲折的湖塘。
上一篇:武元衡《春興》原文|賞析|翻譯|注釋
下一篇:溫庭筠《菩薩蠻》原文|賞析|翻譯|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