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劉克莊·賀新郎》劉克莊
劉克莊
送陳真州子華①
北望神州路②,試平章、這場公事③,怎生分付④。記得太行山百萬,曾入宗爺駕馭⑤。今把作、握蛇騎虎⑥。君去京東豪杰喜⑦,想投戈、下拜真吾父⑧。談笑里,定齊魯。兩河蕭瑟惟狐兔⑨。問當年、祖生去后⑩,有人來否。多少新亭揮淚客(11),誰夢中原塊土。算事業、須由人做。應笑書生心膽怯,向車中、閉置如新婦(12)。空目送,塞鴻去(13)。
注釋 ①陳真州子華:陳鞾字子華,以軍事謀劃見長。 真州:今江蘇儀征縣。②神州路:中國古稱“赤縣神州”,這里代指中原淪陷區。③平章:評論、籌劃。④分付:發落,處理。⑤“記得”二句:《中興小紀》卷一九:“自靖康以來,中原之民不從金者,于太行山相保聚。”《老學庵筆記》卷一:“建炎初,宗汝霖(澤)留守東京,群盜降附者百馀萬,皆謂汝霖曰宗爺爺,愿效死力。”宗澤,南宋抗金名將。⑥把作:當做。握蛇騎虎:蛇虎可以傷人,所以用它們來比喻危險的事物,這里指南宋統治者將起義軍視為危險的毒蛇和猛虎,不肯加以信任。《北史·彭城王勰傳》:“握蛇騎虎,不覺艱難。”⑦京東:指京東路,轄青、淄、濰、萊、登、密、沂、徐諸州和淮陽軍。⑧“投戈”句:《宋史·岳飛傳》:“張用寇江西,用亦相人,飛以書諭之……用得書曰:‘果吾父也。’遂降。”⑨兩河:指黃河南北。狐兔:喻指金兵。張元幹《賀新郎》(夢繞神州路):“聚萬落千村狐兔。”⑩祖生:祖逖,東晉名將,曾率師北伐,收復豫州地區。(11)新亭:在江寧縣南十五里。《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12)“車中”句:《梁書·曹景宗傳》載,曹景宗言到揚州作貴人,不能隨便活動,路上連拉開車幔也不行,封閉坐在車中像結婚三天的新娘子。(13)“目送”二句:嵇康《贈秀才入軍》:“目送歸鴻,手揮五弦。”塞鴻,北方邊塞之地的鴻雁。
江皋話古圖 【明】藍瑛
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真州地處長江北岸,屬淮南東路的轄區,是當時宋金對峙的前沿陣地。宋寶慶三年(1227)四月,陳子華到真州任倉部員外郎,這首詞就是劉克莊為送別陳子華而作,題又作《送陳子華赴真州》。
劉克莊好以詞發議論,所以這首詞的寫法很獨特。開篇即提出了一個問題,要與陳子華討論收復中原失地的打算。起勢突兀,然而氣勢卻很雄壯。問題的提出,緣自“北望神州路”,平章公事,大有以天下為己任的氣魄。接著,由這個空泛的問題過渡到對具體時事的談論之上。抗金名將宗澤留守東京之時,曾收編當地的農民起義軍作為抗金的力量。這種策略深得詞人賞識,所以當他看到當今的統治者視起義軍如蛇虎,一味排斥,不肯信任,不禁對這種消極行為大加批判。從這里也可以看出劉克莊在抗金復國問題上的遠見卓識。“君去”三句,引用岳飛招撫張用的典故比喻陳子華到真州后,那里的起義軍紛紛歸順的情景。這里詞人建議陳應效法宗澤的做法,盡一切可能壯大抗金的力量。詞人對于陳子華的才華是相當欣賞的,所以對于他前去復興抗金大業,亦是充滿了期望。“談笑里,定齊魯”,贊揚了陳子華指揮若定、瀟灑自如的風度,語氣中充滿了樂觀昂揚的情調。
下片氣氛轉為沉郁,“兩河”句化用張元幹《賀新郎》(夢繞神州路):“聚萬落千村狐兔”,刻畫了中原故土腥騷滿地,滿目瘡痍,民不聊生的慘狀。由此情景,詞人抒發了對抗金英雄的仰慕和對南宋朝廷不思進取的悲憤。東晉名將祖逖創下的事業,如今再沒人繼承;朝中的士大夫都茍且偷安,連做夢都夢不到中原故土。詞人空懷一腔忠憤,卻終于無法申張。所以他為陳子華得到報國的機會而感到欣慰,“算事業、須由人做”表達了對陳的勉勵,“應笑書生”兩句則是自嘲之語,為自己不能親自上前線殺敵報國而悵恨不已,于是萬千感慨,化作“空目送,塞鴻去”的悲嘆,從胸中流出。
這首詞發語精警,議論時事切中肯綮,無論是今典還是古典,皆信手拈來,化用貼切。縱橫捭闔的氣勢,跌宕起伏的文意使這首詞具有非同尋常的感染力,明楊慎《詞品》謂其“莊語亦可起懦”,評點極為到位。(常迎春)
集評 明·卓人月:“喜用曹景宗語,亦如和各從其類也。”(《古今詞統》卷一七)
鏈接 東京守將宗澤的臨終遺言。靖康元年(1126)閏十一月,金軍包圍東京(今河南開封),次年四月,北宋滅亡。是年五月,康王趙構在南京(今河南商丘)即帝位,這就是歷史上的宋高宗,改年號為“建炎”,史稱南宋。為抵抗金軍的進攻,高宗在六月任命69歲高齡的抗金名臣宗澤任東京留守兼開封府尹,留守東京。到任后的宗澤,積極募兵積糧,整頓城防,任用岳飛等一批將領,聯合、招納河東與河北義軍等武裝,使東京成為堅強的抗金堡壘,曾數次擊退金兵的進攻。但最終因寡不敵眾,又得不到高宗的支持,經過一年多的苦苦支撐,建炎二年(1128)七月,宗澤壯志難酬,憂憤成疾,臨終前仍三呼“過河!”并大聲誦讀杜甫《蜀相》詩中的名句:“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上一篇:《兩宋詞·張炎·解連環》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潘閬·酒泉子》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