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唐宋五代詞·李煜·浣溪沙》李 煜
李 煜
紅日已高三丈透①。金爐次第添香獸②。紅錦地衣隨步皺③。佳人舞點金釵溜④。酒惡時拈花蕊嗅⑤。別殿遙聞簫鼓奏⑥。
注釋 ①透:超過。②香獸:制成獸形的熏香。宋洪芻《香譜》:“香獸以涂金為狻猊、麒麟、鳧鴨之狀,空其中以燃香,使煙自口出,以為玩好。”孫棨《題妓王福娘墻》:“寒繡衣裳餉阿嬌,新團香獸不禁燒。”③地衣:用錦緞織成的地毯。④溜:滑落。⑤酒惡:醉酒,此為五代時期南京的鄉人語。宋趙德麟《侯鯖錄》:“金陵人謂‘中酒’曰‘酒惡’,則知李后主詩云:‘酒惡時拈花蕊嗅’,用鄉人語也。”⑥別殿:正殿之外的偏殿。
鑒賞 這首《浣溪沙》是李煜早期所作的描寫宮中宴酣舞醉的行樂之詞。全詞描寫細致,豪華妍麗,“自有一般富貴氣象”(宋陳善《捫虱新話》卷七)。
后主填此詞,創為仄韻,音響不凡。清萬樹《詞律·發凡》:“去聲激厲勁遠,其腔高。”此詞通篇押去聲韻,字字響亮。“透”“皺”“溜”“嗅”皆意味豐富,引人入勝,可與“人比黃花瘦”之“瘦”字,“紅杏枝頭春意鬧”之“鬧”字比照體會。
起句“紅日已高三丈透”,以紅日高升、夜去朝來這樣一個時間維度切入,看似只截取了某個獨立的時間節點,其實包含了豐富的表現內容。我們分明可以讀出前一夜紅燭高燒,宮娥環繞,觥籌交錯,輕歌曼舞的歡娛景象,然而“歡娛嫌夜短”(明羅貫中《風云會》第三折),所以休憩之后要繼續歡樂。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之句可以共讀。“金爐次第添香獸”一句,乃是對空間環境的細節刻畫。據清毛先舒《南唐拾遺記》所載:“李后主長秋,周氏居柔儀殿,有主香宮女。其焚香之器曰把子蓮、三云鳳、折腰獅子、小三神、卍字金、鳳口罌、玉太古、容華鼎,凡數十種,皆金玉為之。”又所謂“香獸”,是以炭末為屑,雜以香料,作成各種獸形的燃料。僅從焚香一事,其器皿之多、燃料之奢、專人司職就不難想見李煜宮中的陳設與排場。合觀一二句,作者舒暢、從容和優游的生活狀態都在字里行間透出來。“紅錦地衣隨步皺”不從正面寫舞者的姿態,而用一個特寫鏡頭先突出“紅錦地衣”打起皺來,再說明是隨著舞步的飛速旋轉而褶皺,可見是急步、快步、旋舞。同時,繁弦急管似乎也依稀可聞。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五代】顧閎中 故宮博物院藏
過片與上片一氣貫穿,繼續描寫舞者,而此時鏡頭已經轉換,我們眼前是一位舞得沉酣、舞得盡興的佳人。舞點,一作舞徹,又作舞急,又或疑作舞飐。此處取“點”字用以描繪舞態,上聲調協,意亦活潑,且不生冷;通過幾種異文可以更好地理解“點”字的涵義。“金釵溜”,言舞動過程中金釵在發髻上移動位置的俏巧姿態。宋趙長卿《喜遷鶯》“華堂歌舞,拍轉金釵斜溜”,堪為寫照。舞蹈的高潮既是歡宴的一部分,也將坐席上觀舞飲酒的人們帶到情緒的高潮,開懷暢飲。“酒惡時拈花蕊嗅”,一方面可知其醉之甚,需要拈花聞香借以醒酒,另一方面嬉樂如是猶嗅花為解,似仍未滿足:香未淡,舞未歇,酒未干,更何況“別殿遙聞簫鼓奏”。結句有力,余味不盡。它告訴讀者,這里的宴會還未結束,別的宮殿遠遠地傳來簫鼓之聲,大約也是歌舞升平,一片歡聲笑語。作者會不會一時興起,又帶醉前往“別殿”繼續狂歡也未可知。
晚唐五季,制詞之風大盛,“其時君唱于上,臣和于下,極聲色之供奉,蔚文章之大觀,風會所趨,朝野一致”(吳梅《詞學通論》第六章)。而當“鏤金錯采”“裁花剪葉”的花間派詞風籠罩詞壇的時候,后主詞“雖寄情聲色,而筆意自成馨逸”(吳梅《詞學通論》第六章),比如此詞“描寫宮中豪侈生活,富麗中饒有清氣”(龍榆生《南唐二主詞敘論》)。這也再一次說明,李煜作詞純任性靈,一往情深;他寫艷情詞既不像《花間集》濃妝重彩,也沒有什么香草美人的寄托,極高的藝術概括力和明凈的語言為后人宗法,也誠難超越。(劉玉潔)
集評 清·賀裳:“寫景之工者,如尹鶚‘盡日醉尋春,歸來月滿身’,李重光‘酒惡時拈花蕊嗅’……皆入神之句。”(《皺水軒詞筌》)
清·沈雄:“李后主用仄韻,‘紅日已高三丈透……’”固是獨唱。(《古今詞話·詞辨》卷上)
鏈接 韓熙載與《韓熙載夜宴圖》。因韓熙載來自北方,在南唐政權中也就受到了一定猜忌和排擠,所以他不得不借沉湎聲色,以示消沉,以圖自保。他好蓄聲伎,常常在家中徹夜宴飲,行為放縱。南唐后主李煜當政時,非常想了解其家宴的具體情狀,于是就命畫家顧閎中夜至其宅,暗中觀察,目識心記,憑記憶完成了這件中國繪畫史上的經典名作。畫作在表現韓熙載的體貌形象時,也比較深入地表現了他復雜而特殊的心理狀態。南唐另一畫家顧大中也畫過同類題材的作品——《韓熙載縱樂圖》,與此畫堪稱姊妹篇。
《韓熙載夜宴圖》的畫面內容。《韓熙載夜宴圖》是一幅記實性的長卷,它以連環圖畫的形式表現了聽樂、觀舞、休息、清吹、送別這樣五個既關聯又獨立的情景。畫面中的人物大多是歷史上確有其人的,其中的主角自然是韓熙載,其他還有他的賓客太常博士陳雍、門生舒雅、紫微朱銑、狀元郎粲,和尚德明、教坊副使李家明及其妹、女伎王屋山等。通過畫家的傳神寫照,韓熙載有志不得伸、抑郁苦悶的內心世界表現躍然紙上。畫作中的家具、器皿陳設、樂器的演奏、舞蹈的表演、人物的穿戴等,都為后世提供了一個全面了解晚唐五代時期社會生活的形象資料。
上一篇:《唐宋五代詞·孫光憲·浣溪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唐宋五代詞·張泌·浣溪沙》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