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李冠·千秋萬歲》李 冠
李 冠
杏花好、子細君須辨①。比早梅深、夭桃淺②。把鮫綃③、淡拂鮮紅面。蠟融紫萼重重現。煙外悄,風中笑,香滿院。欲綻全開俱可羨。粹美妖嬈無處選。除卿卿似尋常見④。倚天真、艷冶輕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追往事,繞芳榭⑤,千千遍。
注釋 ①子細:仔細。②夭桃:艷麗的桃花。《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夭,形容草木茂盛。③鮫綃:手帕的別稱。④卿卿:相互親昵之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惑溺》:“王安豐婦,常卿安豐。安豐曰:‘婦人卿婿,于禮為不敬,后勿復爾。’婦曰:‘親卿愛卿,是以卿卿;我不卿卿,誰當卿卿!’遂恒聽之。”⑤芳榭:建在高臺或水面上的華美的木屋。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飛館生風重樓起霧,高臺芳榭家家而筑。”
倚云仙杏圖 【宋】 馬遠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鑒賞 本詞以杏花寫人,抒發了相思之情。
唐吳融《杏花》詩云:“春物競相妒,杏花應最嬌。紅輕欲愁殺,粉薄似啼銷。”在早春時節,眼前時而有杏花隨風飄落,它們如雪飄,如霞飛,如旋律,輕盈美好,好像在訴說著別致的風情。因此,詞的開篇就直奔主題,把三種花進行了比較:從顏色上看,粉紅色的杏花要比梅花深,而較隨后盛開的桃花淺。言外之意是說杏花色澤濃淡適中,最易品賞。它們就像素絲手帕拂拭過的色澤鮮艷的二八佳人臉龐一樣,柔嫩嬌美,吹彈可破。此句擬人,隱喻了所思念的女子擁有嬌好的容貌之意,也為下句借花寫戀情作了鋪墊。接下來進一步對其色澤進行描寫。“蠟融紫萼”,它們像白色的蠟與紫色的花朵融合暈染一般,深淺有致,風情萬種。一朵朵杏花如羞顏,如魅眼,如夢幻,尤其在朦朧的煙靄之中,靜如處子,在輕拂的風中,婉約可人。李商隱《村西杏花》詩中有“肌細分紅脈,香濃破紫苞”之句,確實傳神寫照。它們有的含蕊待放,如嬌羞處子;有的落落開放,如大家閨秀,一個個都令人艷羨不已、賞玩不厭。
與那些隨處可見的妖嬈嫵媚的花朵不同,杏花天生麗質,純粹優雅,不屑涂脂抹粉。那紅白相間的色澤,也仿佛清水洗過一般。這里的“洗”,亦可作淚水解,仿佛淡淡的憂傷和輕薄的惆悵,使得它們以淚洗面。暗示了或許由于某種原因,當初因為自己沒有充分珍惜而使得心愛的美人傷心不已。如今作者“取次花叢懶回顧”(唐元稹《離思》),百花叢中對杏花獨有情鐘,正是出于對她的深切懷念之情。“追往事,繞芳榭”,由物及人,寫出了賞花人那種睹物思人、思人傷情的愁苦情形,卻怎奈“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唐李商隱《錦瑟》)! 眼前這爛漫的杏花,給作者帶來了許多“憂傷”,他一遍遍地徘徊,萬般思量,不勝感傷。
全詞處處寫杏花,處處寫人。比喻形象、貼切,語詞清雅,幽深要眇,含蓄蘊藉,感人至深。(李飛躍)
上一篇:《兩宋詞·辛棄疾·千年調》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張先·千秋歲》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