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兩宋詞·李昴英·沁園春》李昴英
李昴英
監司元宵招飲不赴①
才到中年,節物渾閑②,賞心頓輕。據隨分東風③,瓶簪柳雪,應時燈夜,棚綴蓮星。自一家春,也三杯酒,巧繭堆香笑語聲。又何須,聽那西樓弦管④,南陌簫笙⑤。平生。黃卷青燈⑥??现榇渖萑A八尺檠⑦。欲趁隊閑嬉,雕鞍寶馬⑧,回頭猛憶,破案囊螢。鄰曲漁歌⑨,庭除鶴舞⑩,塵外冰輪徹骨清(11)。人閑處,這炯然方寸,一點長明。
注釋 ①監司:負有監察之責的官吏。漢以后的司隸校尉和督察州縣的刺史、轉運使、按察使、布政使等通稱監司。②節物:作為;行事。渾閑:尋常事。③東風:春風。④弦管:弦樂器和管樂器。和“簫笙”同代指音樂。⑤南陌:常和“東城”連用,“東城南陌”,古詩文中常用來指游賞之地。北宋汴京城東,因有禹王臺、興慈塔等勝跡,是春秋佳日游人最盛之地。⑥黃卷青燈:紙張泛黃的書卷和光線青熒的油燈。借指清苦的讀書生活。⑦檠(qíng):燈架。⑧雕鞍寶馬:華美的馬鞍,名貴的良馬,華麗的車子。借指富貴人家出行的排場。⑨鄰曲:鄰居。晉陶淵明《游斜川并序》:“與二三鄰曲,同游斜川?!雹馔コ和ピ?。除,本義為宮殿的臺階。(11)冰輪:圓月。蘇軾《減字木蘭花》:“夜半老僧呼起,云峰缺處涌冰輪。”
鑒賞 李昴英因《摸魚兒·送王子文知太平州》得名,被黃昇稱為“詞家射雕手”(明毛晉《文溪詞跋》引),意謂其詞大開大闔,落筆有氣勢,詞未數語,新奇精妙盡出。此詞一脫多以國事為念的風格,活脫脫地刻畫了其閑適恬淡、疏狂自得的人生體悟。上闋描寫元宵佳節獨自飲酒的感悟,下闋追憶平生青燈黃卷的讀書生活,志趣宛然可見。
詞題“監司元宵招飲不赴”,既表明了詞人創作此詞的緣由,又隱晦地表明了他不好官場熱鬧而好陋室讀書的高潔本性。開篇即點明自己“招引不赴”的原因,“節物渾閑,賞心頓輕”。自己邁入中年,行為處事都比較隨意,因此也沒有年輕游玩取樂的心境。這里并沒有寫昔時的自己,但是今昔感嘆不點自明。接著抓住“燈夜”的特點來重點表現元宵之夜的熱鬧:“棚綴蓮星”四字精簡凝練地從側面勾勒了既有靜態的燈景、又有動態的人流的熱鬧,用天上的星來形容元宵的燈,無論動靜都相宜,高妙絕倫,留下了無窮的想象空間。單有景語的熱鬧并非真熱鬧,因此“西樓管弦”“南陌簫笙”便是寫人的活動的真熱鬧。這里,我們需留意“隨分東風”四字,除了點明時節的變遷帶來的元宵的快樂,是否暗示了這種熱鬧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消逝呢? 詞人并沒有觀賞元宵夜市燈展,這些或許便是昔日體驗在回憶中的再現。詞人的熱鬧也是“笑語堆香”,和酒而樂?!白砸患掖骸睂厦娴摹半S分東風”,是說三杯濁酒自有春意在,自不需聽那“西樓管弦”“南陌簫笙”,高蹈中境界自出。
下闋以“平生”對“中年”,時間的永恒和頃刻、流逝和停頓諸般感懷任人想象。值此元宵之夜,想到自己平生“黃卷青燈”刻苦攻讀的讀書生活,自是手捧書卷兩袖添香。一個“肯”字后面的兩番不同的生活便是最好的說明?!爸榇渖萑A”,自是體現榮華富貴;“八尺檠”語出唐韓愈《短燈檠歌》:“長檠八尺空自長,短檠二尺便且光……太學儒生東魯客,二十辭家來射策。夜書細字綴語言,兩目眵(chī)昏頭雪白。此時提攜當案前,看書到曉那能眠”,意謂苦讀書。詞人也想跟著別人隨波逐流,來盡享“雕鞍寶馬”的排場生活,可是回想生平“破案囊螢”修來的品行,猛然間警覺。“囊螢”點出兩個刻苦攻讀的例子。晉孫康性敏好學,家貧無油,于冬月常映雪讀書(《尚友錄》卷四);車胤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于夏月以囊盛數十螢火照書(《晉書·車胤傳》)。后以“映雪囊螢”為勤苦讀書、求學上進的典實。接著是對往事的回憶中回到現實的描寫,“鄰曲漁歌”“庭除鶴舞”鄰居漁歌此起彼伏,庭院中白鶴翩然起舞,一派清靜中的和諧。“冰輪”謂月,是景語更是情語,月亮的清潔便是高潔心志的表征。結句一語雙關,“一點長明”表面寫月,實則表明“囊繭”讀書才是明智之舉。詞人“熱鬧”和“寂寞”的掙扎之心,最后找到了安頓之處。(龔遠會)
集評 清·賀裳:“李昴英填詞圣手?!?《載酒園詩話》)
雪岳讀書圖【明】蕭云從 故宮博物院藏
鏈接 宋代出售元宵花燈的場所——燈市。宋時元宵觀賞花燈的風氣極盛,朝廷、官府、民間皆制作花燈,而市場上還出現專門出售花燈的場所。周密《武林舊事·元夕》載:臨安城中“自舊歲冬孟駕回……天街茶肆漸已羅列燈球等求售,謂之燈市,自此以后,每夕皆然。”當時制作和出售的花燈極其新巧,品種凡數千百,“怪怪奇奇,無所不有”。名品有悉以琉璃制作的“無骨燈”;刻鏤金珀玳瑁為裝飾的“魫燈”;以五色珠為網,下垂流蘇的“珠子燈”;作細眼,間以紅白色的“萬眼羅”;繪有騎馬人物,旋轉如飛的走馬燈等,其中蘇州、福州、新安等地所制者尤為冠絕。
上一篇:《兩宋詞·樓扶·沁園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兩宋詞·李曾伯·沁園春》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