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鑒賞《鷓鴣天·韓淲》蘭溪舟中
蘭溪舟中
雨濕西風水面煙。一巾華發上溪船。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 峋疲囈髌1苋塌t鷺更翩翩。五更猶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
這首小詞正是以清幽淡靜之筆,寫出了閑情逸致之趣,可謂是韓淲的本色之作。
詞的上片著重寫舟行之景。開篇兩句作者以第三者的角度進行客觀的敘寫。一個“濕”字,把雨和風都寫活了,給人以清新之感;“煙”貫之以“水面”,更有迷蒙之美。在這么一幅清淡幽雅的畫面中,慢慢化入一個人物形象:“一巾華發上溪船”這句不僅寫出詞人的裝束與年紀,更重要的是以輕巧的筆調傳達出詞人的灑脫風貌。接著詞人不從正面寫舟在行進,而是通過人在舟中所見的景色變化,來顯示舟在輕快疾駛,這正是詞人匠心獨運之處。一個“迎”字,頗有擬人之態;一個“還”字,寫出舟行之速。一個“破”字,寫出舟行疾速,遏浪向前之氣勢;一個“復”字,寫出了動靜交替的景物幻變,因而自然成了光照全篇的中心。
下片著重抒發泛舟之情。“尋濁酒,試吟篇”這句運筆靈巧,一“尋”一“試”,表達出詞人那悠然自得的瀟灑風度,也通過這行動的描寫來抒發寄情山水的心懷。在此,詞人不愿再多吐露心曲,而卻插入一句“避人鷗鷺更翩翩”,這些地方平時人跡罕至,鷗鷺為家,此刻船行驚鳥,才飛舞翩翩,可見荒野寂靜得有點可怕,這似乎是景語,而實際上卻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心底的寂寞?!拔甯q作錢塘夢,睡覺方知過眼前”這兩句輕輕一筆,把心底的波瀾淡化了。濁酒澆愁也好,吟篇抒憤也罷,反正錢塘夢醒,旅程也就結束了,還是“隨緣”吧,一切都又那么清幽淡靜!這正是韓淲詞的個性。
綜觀全詞,語言清新,意境幽深,情景交融,寫出了詞人心底的寂寞與灑脫。
鷗與鷺,屬于鳥類,生活在水邊。它們白色的身影,給人以靚麗的感覺;它們矯健的身姿,使人感到了活力。作為意象它們進入了詩詞,立刻使畫面變得有聲有色,清新之氣撲面而來。例如李清照的“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歐陽修的“芳草斜暉,水遠煙微,一點滄洲白鷺飛”、陸放翁的“飛飛鷗鷺陂塘綠,郁郁桑麻風露香”、韓淲的“避人鷗鷺更翩翩”,這些可愛的鷗鷺,使作品的畫面變得清晰,讓作者的感情有了著落。
●鷓鴣天,參見第78頁相關介紹。
●“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是歷來被傳誦的名句。不僅因為它對仗工整,而且因為它形象生動。袁枚在《渡江大風》中寫:“金焦知客到,出郭遠相迎?!倍鼗颓釉~《浣溪沙》中寫:“滿眼風波多閃灼,看山恰似走來迎。仔細看山山不動,是船行?!鳖H有異曲同工之妙。仰見山色,俯視波痕,俯仰之間,拾來佳句,看似容易,實則來自詞人對事物的細致觀察,也來自錘詞煉句、駕馭語言的功夫。
韓淲的一迎一還,一散一復,動靜結合,成為佳句。曹組的“風動一庭花影”同樣是寫景,搖曳生姿,也是流傳千古。
如夢令
曹組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睡起不勝情,行到碧梧金井。人靜,人靜。風動一庭花影。
這是一首妙筆生風的小詞。
“睡起”二字是全詞關目。睡起之前,寫詞人所聞所見;睡起之后,寫詞人所感所行。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痹~人睡夢之中,聽到兩兩相應的黃鸝鳴聲,睜開迷朦的雙眼向門外望去,只見綠陰千頃,分外宜人。一動一靜,相映成趣,便造成了清幽的境界。接著作者從所見所感寫出了自己的所思,言簡而意深。鳥成雙而人獨處,已“不勝情”;起行又靜不見人,所謂“人靜”也;復疊“人靜”二字,一再言之,其寂寞難禁之狀如見,更是難以為情;“風動一庭花影”疑有人來,但細察仍只是“風動花影”而已?!叭遂o,人靜,風動一庭花影”同樣是采用以動襯靜的手法,卻是明寫。這首詞,作者采取以動襯靜的手法,在塑造了清幽的意境同時,刻畫出了主人的無聊意緒。
帆迎山色來還去,櫓破灘痕散復圓。
門外綠陰千頃,兩兩黃鸝相應。
上一篇:宋詞《鷓鴣天·陸游》翻譯|原文|賞析|評點
下一篇:宋詞《鼓笛令·黃庭堅》翻譯|原文|賞析|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