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住一師
李商隱①
無事經年別遠公,帝城鐘曉憶西峰②。
煙爐銷盡寒燈晦,童子開門雪滿松。
【注釋】
①李商隱:見《宿駱氏亭懷崔雍崔袞》。
②遠公:本指東晉廬山東林寺高僧惠遠(一作慧遠),是凈土宗的初祖,此處指住一。鐘曉:即曉鐘,是唐代京城長安清晨的一大特色。每天拂曉,宮中和各佛寺的鐘聲一齊長鳴,聲震全城。
【賞評】
首句說,我無端端離開“遠公”多年了,此刻長安城中清曉聞鐘,令我回憶起他所在的西峰佛寺來。山中該是什么情景呢?住一師也許還在室中煮茗讀經,不覺煙爐中焚香已盡,寒燈也漸漸晦暗。外間童子見天色微明,便打開房門,不想夜來大雪,只見一片銀白,門前的松樹也披滿雪壓枝頭,此西峰雪松雪圖,飽含著詩人深沉的思念之情。。
“寧靜以致遠”,詩人稱住一師為“遠公”,既以高僧慧遠做比以示推崇,又意謂其人境界高遠;“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樹皆種老龍鱗”,“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松樹本來就是高潔的象征,加上山中一夜“傾耳無希聲”的雪,在此境中讀經、彈琴、聯句,塵世的喧囂早消失無蹤了吧。
從前三句看,詩人與住一友情甚篤,他敬慕其高格,并懷念曾與之相交的日子。末句實在清絕,一句平白話語涵蓋了偌大的清凈世界。如此境界讓我想起李商隱說的一句話:“愿打鐘掃地,為清涼山行者。”入世的詩人滿袖塵埃,回想到當初的心愿,才寫下了這首詩吧。
【詩評選輯】
①清·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紀昀引清人田玉(香泉):“只寫所住之境清絕如此,其人益可思矣。相憶之情,言外縹緲。”
②清·沈厚塽《李義山詩集輯評》紀昀曰:格韻俱高。
上一篇:韓 偓《已涼》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
下一篇:賈 島《憶江上吳處士》抒情贈友離別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