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徂秋,黃金勝友〔1〕。解塵成契,冒雨相邀〔2〕。問涼燠則鴻雁在天,敘交游則芝蘭滿室〔3〕。砌花舒菊,還同載酒之園〔4〕;岸葉低松,直枕維舟之浦〔5〕。參差遠岫,斷云將野鶴俱飛〔6〕;滴瀝空庭,竹響共雨聲相亂〔7〕。仰折巾于書閣,行閱飄〔8〕;挹雅步于琴臺,坐聞流水。字中蝌蚪,競落文河〔9〕;筆下蛟龍,爭投學海〔10〕。珠簾映水,風生曳露之濤〔11〕;錦石封泥,雨濕印龜之岸〔12〕。泛蘭英于戶牖,座接雞談〔13〕;下木葉于中池,廚烹野雁〔14〕。墜白花于濕桂,落紫蒂于疏藤〔15〕。雖物序足悲,而人風可愛。留姓名于金谷,不謝季倫〔16〕;混心跡于玉山,無慚叔夜〔17〕。
【注 釋】
〔1〕白帝徂秋:《禮·月令》:“立秋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鄭康成注:“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北也。《月令》:菊有黃華,此用易同心斷金者。”
〔3〕涼燠:寒涼與溫暖。謝朓《雩祭歌》:“涼燠資成化,群芳載厚德。” 芝蘭:《家語·六本篇》:子曰:“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4〕載酒:《漢書·揚雄傳》:“家素貧,嗜酒,人希至其門。時有好事者,載酒肴從游學。”
〔5〕直枕維舟之浦:謝靈運《山居賦》:“田連岡而盈疇,嶺枕水而通阡。”
〔6〕參差:司馬相如《子虛賦》:“岑崟參差,日月蔽虧。” 遠岫:謝朓《郡內高齋閑坐答呂曹詩》:“窗中列遠岫,庭際俯喬林。”
〔7〕滴瀝: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動滴瀝以成響,殷雷應其若驚。”李善注:“《說文》曰:‘滴瀝:水下滴瀝之也。’”
〔8〕折巾:《后漢書·郭太傳》:“郭太,字林宗。嘗于陳梁間行。遇雨,巾一角墊。時人乃故折巾一角,以為林宗巾。”章懷太子注:“周遷輿服雜事曰:‘巾以葛為之,其形如幍,本居士野人所服。魏武造幍,其巾乃廢。今國子學生服焉,以白紗為之。’”《隋書·禮儀志》:“按《方言》云:‘巾,趙魏間通謂之承露。郭林宗嘗行遇雨,巾沾角折。’” 書閣:《后漢書·列女傳·班昭傳》:“兄固,著《漢書》,未及竟而卒。和帝詔就東觀藏書閣。” :《漢書·劉向傳》:引作
。《廣雅·釋草》:大麥,
也。
〔9〕蝌蚪:陸德明《釋文》:“科斗,蟲名,蝦蟆子。書形似之。”
〔10〕蛟龍:《西京雜記》:“董仲舒夢蛟龍入懷,乃作《春秋繁露》詞。” 學海:揚子《法言·學行篇》:“百川學海而至于海。”《拾遺記》:“京師謂康成為經師,何休為學海。”
〔11〕露:一本作鷺。
〔12〕印龜:印紐作龜形。
〔13〕蘭英:枚乘《七發》:“蘭英之酒,酌以滌口。”李善注《漢書》曰:“百味旨酒市蘭生。” 雞談:《藝文類聚·鳥部》:《幽明錄》曰:“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玄致,終日不輟。處宗因此玄功大進。”按:雞談,當為談雞也。
〔14〕《莊子·外篇·山木》:莊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豎子殺雁而烹之。
〔15〕桂:《爾雅·釋木》:“梫,木桂。”郭璞注:“今南人呼桂厚皮者為木桂。”
〔16〕金谷:地名,又稱金谷澗。在河南洛陽市西北。有水流經此,謂之金谷水。東南入河。晉太康中石崇,筑園于此,即世傳之金谷園。
〔17〕叔夜:嵇康(223~263)字叔夜,魏末晉初著名文學家。
【賞 析】
本文作者寫冒雨尋菊:一方面反映了菊的高潔,另一方面則抓住了“雨”字來描寫;全篇行文均在雨中發生。駱賓王冒雨尋菊,表現了他的志趣與行操。文章語言華麗,全篇對仗,是一篇較好的駢體文。
上一篇:駢文《八家四六文鈔序》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駢文《凌煙樓銘》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