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辛亥陜西民歌》原文與賞析
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二年半。今年豬吃羊,明年種地不納糧。
這是辛亥革命時期,產生在陜西一帶的民歌。主要內容是,盼望資產階級領導的革命馬上成功,結束清政府的統治,使人民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
辛亥年即1911年,辛亥革命即指這年10月10日爆發的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舊民主主義革命。1894年,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在檀香山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次年開始發動反清武裝斗爭。隨后,華興會、光復會等反清團體相繼出現。1905年在日本東京聯合組成中國革命同盟會,確定革命政綱。此后,以 《民報》等為陣地與改良派激烈論戰,同時發展革命組織,發動武裝起義,促進了全國革命高潮的到來。同時,反帝愛國運動也日益高漲。1911年,川、鄂、湘、粵等省的 “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10月10日,湖北革命團體在同盟會推動下發動武昌起義,成立湖北軍政府。各省紛起響應,宣布獨立,匯成革命高潮,清政府迅速解體。孫中山于12月回國,被推舉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頒布了 《中華民國臨時約法》。2月12日,清廷被迫宣布清帝宣統退位,從而結束了清王朝268年的統治。
宣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的年號。溥儀(1906—1967),愛新覺羅氏。1908年 (光緒三十四年) 11月至1912年2月在位。即位時年僅2歲余。
這首民歌約產生在辛亥武裝起義,即1911年10月10日以前,清廷尚未覆亡時,因而頭三句 “不用掐不用算,宣統不過二年半”,實際是推斷之詞,即不用掐算,宣統的帝位也維持不了兩年半,意即清廷很快就要滅亡。
第四句 “今年豬吃羊”,自與生肖相關,因該年為豬 (亥豬)年,但含義頗不易理解,有的認為是 “反帝滅洋(羊)”的意思,但無確切依據,因而不能定論。據字面意思理解,“豬吃羊”是反常現象,而反常與 “變天”、“突變”等是緊密聯系的,這樣是否可以理解為:今年很快就要“變天”,就會革命成功?如果這樣理解,則最后一句“明年種地不納糧”便與上句自然相聯了。這最后一句便是對革命成功后的農民生活的向往,即不用像往年那樣向清廷交糧交稅了。這一口號很易使人與另一首民謠相聯系:“開大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與明朝末年這一農民運動口號的實質完全相同。總之,這首民謠產生在辛亥革命前夜,人民革命情緒空前高漲,并對革命前途充滿必勝信心之時,質樸純真,語言爽快,無拘無束,風格淳厚。反映了農民反帝制、反封建的革命要求。
但是,后來的歷史事實和事態的發展,卻無情地毀滅了廣大農民的這一熱切期望。辛亥革命取得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篡奪;緊接著便是連年的軍閥混戰,中國人民依然生活在戰亂與貧困之中。這種情況一直到了1919年的“五四”運動之后,即中國進入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才又發生了變化。
上一篇:《宋代民歌·雨中花·踏莎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送女》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