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葛生》原文與賞析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于其室。
這大抵是一首悼亡詩。但究竟是誰悼亡誰?詩中未曾明說。所以或認為是男子追悼亡妻的詩,或認為是妻子 (或婦人) 悼念新亡丈夫的詩。
第一章“葛生蒙楚,蘞蔓于野。”兩句是寫景,觸景生情。婦人邁著沉重的腳步,慢騰騰地來到田野,眼前所見葛藤荊條糾結在一起,蘞草蔓延覆蓋大地,田野空曠,滿目荒涼。詩人正是以葛楚之糾結烘托婦人心情的郁結,以田野的荒涼襯托婦人內心的凄涼。這一片荒涼之地,正是丈夫墳地之所在。她自然會想到,丈夫生前夫妻恩恩愛愛,歡樂與共的美好,而今卻一在人間,一在地下,永遠分離的傷懷。眼前的荒野、荒墳、長眠地下的孤魂,有機地聯結在一起,怎能不使她感到悲凄哀傷呢!接著“予美亡此,誰與獨處”兩句,正道出了她此時此刻的心境。這兩句是說,我心愛的人埋在這里,誰跟你的孤魂在一起?這里從死者的角度述說孤魂的孤單無依,實際上也是自己孤單無依的表露,其痛苦之懷可以想見。
第二章與第一章內容大體相同,反復抒情,以加深感情。
第三章“角枕粲兮,錦衾爛兮?!眱删涫撬氲嚼C花方枕、錦緞花被尚在,本是同被共枕之物,而今卻徒有其華美鮮艷,大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慨。“予美亡此,誰與獨旦”,我心愛的人埋在這里,誰能與你同床共枕到天明。痛楚之情,溢于言表。
第四、五章內容基本相同。妻子又從自身說起?!跋闹?,冬之夜。百歲之后,歸于其居?!卑贇q之后,死去之后。居,指墳墓。室,與居義同。夏之日天長,而且炎熱;冬之夜夜長,而且寒冷; 由于丈夫亡故,日子難熬,因而才有度日如年之感。這就把她內心的冷凄、孤寂、哀傷之情流露出來。而“百年之后,歸于其居(室)”兩句,則強烈地表達了妻子的心愿。生而同室,死而同穴,在古代是愛情專一,死而不移的一種表現。無獨有偶,《王風·大車》中表示堅貞愛情時就吟詠道:“谷則異室(活著的時候不能嫁給你),死則同穴(死后也要埋在一起去)。謂予不信,有如曒日?!比绱耸难裕瑢笫雷髡咭采钣杏绊懀T如唐詩人白居易在 《贈內》詩中寫道: “生為同室親,死為同穴塵?!比欢?《葛生》詩里,詩的主人公不說死則 “同穴”而卻說 “歸于其居”、“歸于其室”。雖然 “居”、“室”與 “穴”在意思上大體相同,但在感情的深度上又有差異,她的丈夫亡去,雖則陰陽相隔,人鬼異處,她卻覺得丈夫是在另一世界孤孤單單地活著,在期盼著她“同室共居”; 而她所期盼的,也是 “百年之后”“同室共居”,回到丈夫身邊,像丈夫生前那樣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其對丈夫的一往深情,于此抒發得淋漓盡致,如醉如癡,感人至深。
這是一首飽含深情的悼亡詩。它通過妻子對亡夫的悼念,寫出了孤寂和冷落的處境,抒發了對亡夫的無限思念和哀傷,表達了對亡夫生死不渝,堅貞如一的恩愛之情,從而展現出一個品德優良,情操高尚,可歌可泣的婦女形象。
從寫作藝術來看,為抒發感情的需要,章法多變,不拘一格。第一、二章采用重章迭詠,寫荒涼之景,抒凄苦之情。第三章忽然一變,以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華美的被枕勾起對往昔同床共枕歡樂的回憶,抒發了而今獨守空床的悲傷。第四、五章又一變,以 “夏之日,冬之夜”,“冬之夜,夏之日”三言短語,使音節加快,抒發了夏日悠長,冬夜漫漫,孤獨難熬,難以排遺地憂傷抑郁之情?!对娊洝分械拇蟛糠衷娖瑧T用重章換字的手法以加深敘事抒情,本詩則不落舊套而有所創新,五章而形式三變,隨著角度的不同、感情的激蕩,而采用不同的表達方式,這是本詩的一大特色。這一特色,也給讀者以引人入勝的新鮮之感。
上一篇:《明代民歌·羅江怨(紗窗外,月影斜)》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葛覃》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