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掛枝兒·泣別》原文與賞析
汗巾兒止不住腮邊淚,手挽手,我二人怎忍分離?送一程,哭一程,把我柔腸絞碎。你在旅館中休要思想著我,你身子兒瘦損又受不得虧。可憐半霎兒相看也,好似五更時夢兒里。
情意篤厚的戀人分別之后,無一日不受著相思的煎熬。久別盼重逢,情人突然而來固然會帶來意外之喜,可如果緊接著又是匆匆而去,使瞬間的相聚短暫得像一閃而逝的夢,更是苦不堪言。《掛枝兒·泣別》就是一首抒寫一對熱戀的人驟然相會又驟然分別的情歌。
這首民歌可以分三層。一層是前兩句,寫泣別;第二層是第三句,寫囑咐; 三層是末句,發(fā)感嘆。
一落筆,作者便罩定題目,從寫淚入手,描繪了這一對情人分別時那種難舍難分的凄涼情景。腮邊淚,手挽手,不忍分離,無一不表明他們是你鐘情,我得意,密不可分。密不可分,卻又不能不分,剩下的也只有手挽手的心靈交流和腮邊的兩行清淚了。柳永《雨霖鈴》有“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句。柳詞說的是 “相看淚眼”,這首民歌里的女性卻是淚如泉涌,汗巾兒難收,可見其情之悲了。
挽手難挽人,將分怎忍分?她對情郎送了一程又一程,淚水也灑了一程又一程;梨花帶露,柔腸絞碎。此次分別,日后她又要陷入無限的孤苦之中,又要獨擁寒衾,孤對殘燈,聽不盡更漏,數(shù)不盡星星,望不斷玉兔東升而墜。千言萬語,千愁萬緒,都化作“汗巾兒止不住”的離人清淚,點點滴滴,一程程灑去。這一層寫泣別,挽手無語,唯有一哭,寫得凄涼哀婉。
送君千里,終有一別。“送一程,哭一程”,那也只能在送行距離的范圍之內(nèi)。送到盡頭,她擦了擦眼淚,囑咐情郎:“你在旅館中休要思想著我,你身子兒瘦損又受不得虧。”她是一位溫柔體貼善解人意的女性。她設(shè)身處地,推己及郎;分別之后,他一人在旅館里,何嘗不是獨擁寒衾,孤對殘燈,聽不盡更漏,數(shù)不清星星,望不斷玉兔東升西墜?想著自己那時的心力交瘁,她勸情郎“休要想我”,以免勞心傷神,沉疴難起,因為他已是“身子兒瘦損”,再“受不得虧”了。說是“休要思想,”實際上,如此心心相印、情意交融的一對兒,天各一方時如何能不思不想?越是叫自己不想,自己就越發(fā)想得緊; 越是叫對方不想,對方就越發(fā)想得深,這也是人之常情。
“休要思想我”,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向情郎暗表心跡:海枯石爛,真情不變。“瘦損”一詞,很容易令人想起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詞句。他的“身子兒瘦損”也是相思病苦所致。相思而成病,病重而瘦損,僅此一點便可足慰芳心,她怎忍心他再相思,再瘦損,再受虧呢?
真正的愛情,不是苛求對方,以滿足自己,而是自覺不自覺地克制自己,以安慰對方,愉悅對方。她就是具備了這種真愛美德的女性。送別時,她不愿與意中人分手,悲傷而泣,以至汗巾兒難止,但她并非一哭到底。在送行的盡頭,在分別在即的關(guān)鍵時刻,她擦干了眼淚,溫柔體貼地反勸情郎不要相思勞神,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能叫已經(jīng)瘦損的身子再受虧。由悲己而到慰人,是感情的一次升華,雖未見淚,卻情比淚濃。從這兩層所表現(xiàn)的舉止行動和思想感情變化看,她對情郎情深意重,又有節(jié)有度。這一點,不是那些送別時哭得對方不敢抬頭的女子所能比擬的。
最后一句,異峰突起,反筆寫相會,感慨無限。“半霎兒”極言相會時間之短,短得她還沒回過味兒來意識到這是真實的相會,分離就迫近了,恍恍然如同夢境一般。正因為如此,她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個中滋味,她才反而慰勸情郎不要對她太惦念、太牽掛,好好保養(yǎng),多多珍重。
以五更夢喻這次相逢,不僅寫出相聚之短,短得令人疑其真實性,同時也透視出她平日里的相思苦情。在無數(shù)個日日夜夜的期望中,她一顆芳心盡系情郎身上。如今一會,聚也匆匆,散也匆匆,望著漸漸遠去的身影,想想方才 “半霎兒相看”,真耶?幻耶? 醒耶? 夢耶?
這首民歌,寫泣別,清淚點點,杜鵑啼血;寫囑咐,克己慰人,牽腸掛肚; 寫感嘆,虛實相生,蒼涼無限。感情表達得絲絲入扣,層層遞進。“手挽手”是因為 “我二人怎忍分離”,“送一程,哭一程”,既回應 “我二人怎忍分離”,又照顧了前文的 “腮邊淚”。由 “汗巾兒止不住腮邊淚”到 “把我柔腸絞碎”,感情推進一大步; 由第一層的悲己傷感,凄慘哀涼,到第二層的推己及人,溫柔體貼,把感情推向了更高的層次,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情濃而有度,情癡而體貼的可親可愛的女性形象。最后以夢喻來去匆匆的相逢,更加深了離別之苦;離別之苦使她覺得短暫的相聚更像一場夢:循環(huán)往復,感人至深。
上一篇:《明代民歌·掛枝兒·月》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掛枝兒·盼歸》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