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歌·辛丑后歌謠》原文與賞析
庚子年,義和神團,仇視外國人,闖下禍端,各國串通著反中原。聯軍來,清帝西遷。大局定就后,禍事已完。真可嘆,賠款四百萬。
這是一首有關義和團運動的歌謠。歌謠唱出了義和團的興起與活動,帝國主義者聯合鎮壓,慈禧攜光緒西逃,八國聯軍進北京,最后清廷議和以巨額賠款為結的全過程。因賠款之事在辛丑年間,因而稱為《辛丑后歌謠》。
這首《辛丑后歌謠》具體內容是: 庚子年,即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他們仇恨外國侵略,打擊洋人,因此造成各帝國主義聯合進攻京津的禍事。八國聯軍進北京,太后攜皇帝向西逃走。等到 “議和”之事已定,義和團事件便基本結束。但是,卻需要向各國賠款四萬萬兩白銀,真是可嘆!共十一句,通俗明白,簡單扼要地唱出了義和團的興衰過程,發出了深沉的慨嘆。
關于《辛丑條約》,即 《辛丑議定書》、《辛丑各國和約》,時為光緒二十一年 (1901年)。清廷與英、美、俄、德、日、奧、法、意、西、荷、比十一國的代表,在北京簽訂的和約,歷經幾個月的爭執。《和約》共十二款,附件十九件。主要內容有: 1.中國賠款四億五千萬兩,三十九年還清,年息四厘,本息共九億八千多萬兩,以關稅、鹽稅作抵押。2.將北京東交民巷劃為使館界,由外國駐兵管理,中國人不準居住。3.拆毀大沽炮臺等。4.永禁中國人民“與諸國為仇”的組織。5.修改通商章程。6.懲辦首禍諸臣。7.改總理各國事務衙門為外務部,列六部之前。這一條約進一步加強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統治,也表明清政府已完全淪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歌謠中的最后二句“真可嘆,賠款四百萬”,便是慨嘆作為義和團事件收尾的 《辛丑條約》帶給中國人民的巨大恥辱與災難的。
上一篇:《宋代民歌·雨中花·轉調賀圣朝》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邊上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