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民歌·柏舟》原文與賞析
泛彼柏舟,在彼中河。髡彼兩髦,實維我儀。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泛彼柏舟,在彼河側(cè)。髡彼兩髦,實維我特。之死矢靡慝。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柏舟》抒寫一個女子對一個小伙子大膽而熱烈的愛,發(fā)誓一定要嫁給他。
詩分兩章,每章七句。第一章“泛彼柏舟,在彼中河”兩句,寫景抒懷。這兩句是說,蕩著那柏木小船,在河中飄流。舟,冠以“柏”字,稱之“柏舟”,一方面說明舟之貴重,另一方面象征著女主人公的堅貞。孔子在《論語·子罕》篇里說:“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如此看來,詩中不僅把懷春女子高潔的品格寫了出來,而且把她泛舟優(yōu)游,悠然自得的心境也寫了出來。由于心境的歡快,自然想起心上的人。“髡彼兩髦,實維我儀”兩句,敘寫心上人的外貌和對他的傾心。這兩句是說,那垂著兩個發(fā)辮的小伙子,才是我的好配偶。這里雖不曾對小伙子的外貌、衣著、為人等方面進行描繪,只抓住發(fā)型這一細(xì)節(jié)加以突現(xiàn),卻把一個未成年的小伙子的純樸大方,天真無邪的形象勾畫出來。她所愛的正是這樣一個小伙子。而且“之死矢靡它”。意謂只嫁給他,決不嫁別人。她一旦愛上了他,熱情洋溢,情真意切,毫不動搖,可謂大膽、潑辣、狂熱,從而反映了愛情的忠貞專一。但在當(dāng)時社會里,卻很難如愿以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這兩句意思是說,母親啊,天啊,為什么不體諒人啊!古人遇到困難的事不能解決時,悲痛之極,往往呼天呼母。詩中的女子之所以發(fā)出如此哀號,足見她在愛情生活上橫遭母親的干擾和阻攔而不能實現(xiàn)所望,從而不難想見她無限的辛酸和內(nèi)心的痛楚,對婚姻不自由的深沉哀怨。同時也揭示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乃至門當(dāng)戶對的禮教枷鎖給青年男女帶來的不幸。詩人以直陳其事的手法,直抒胸臆,感情激越,形象鮮明,感人至深,富有藝術(shù)魅力。
本詩也采取慣用的重章手法,反復(fù)疊詠,以加深敘事抒情。第二章與前章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相同,只是易字換韻以深化藝術(shù)效果。第二句 “中河”易為“河側(cè)”,第四句“我儀”易為“我特”,第五句“靡它”易為“靡慝”。特,義同儀,配偶。慝,義同它,是變故、更改的意思。雖只有三字三韻之變,而音韻鏗鏘,激情迸發(fā),卻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藝術(shù)效果。
上一篇:《秦漢民歌·枯魚過河泣》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桃夭》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