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嘲四相》原文與賞析
確確無余事,錢財總被收。商人都不管,貨賂幾時休?
這是一首當年在長安流傳的歌謠,歌謠中以滿腔激憤之情辛辣地揭露了曹確等相弄權賣官、賄賂公行、貪得無厭的罪行。
詩只四句,儼然分為兩個層次。頭兩句直陳“四相”不務正事,惟貪得以求。“確確無余事”,揭示“四相”身居高官,對攸關國計民生的大事置若罔聞,什么也不做,從而說明徒有“四相”其名,究其實,只不過是一伙尸位素餐之徒。“錢財總被收”,進而寫他們的營生,只是在勒索錢財,搜刮民脂民膏上致力,且多多益善,貪得無厭,從而說明所謂“四相”者,只不過是一伙貪官污吏而已。后兩句就其受賄的主要來源之一的商人一端著筆。貨賂,即賄賂。這兩句是說他們在當時連投機倒把,危害民生的商人都不加過問,任其搜刮民財,公然行賄,而自己從中漁利,這樣下去,待到何時賄賂才能休止呢?
本詩只就曹確等四個大官僚收受賄賂,搜刮民財一端進行了揭露抨擊,述事單一,主題集中,直言不諱,一針見血,從而抨擊了貪官污吏的罪行,官場的污濁,社會的黑暗,當不言而喻。這對我們來說,是有認識作用的。
從寫作藝術來看,作者采用了敘事與抒情相結合的手法。前兩句,開宗明義,單刀直入地敘寫“四相”貪得無厭的罪行,“錢財總被收”一語,高度概括了“四相”如狼似虎的貪婪。據記載,僅路巖的門吏邊咸搜刮的錢財,就足夠全國軍隊開支兩年。門吏尚且如此,“四相”搜刮錢財之多,當可想見。后兩句,在前兩句的基礎上發之以問,訴之以情。“貨賂幾時休”一語,是疑慮,是質問,是譴責,也是感慨。在這感情的抒發里,見出詩人對 “四相”貪求無厭的滿腔憤懣之情,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人民的無限關切。
從語言運用來看,毫不雕飾,質樸無華,且用語簡括精當。諸如 “確確”,是確切、確實的意思,恰切地表達了 “四相”不務政事,是一伙尸位素餐的家伙,給人以實有其事的真實之感。“錢財總被收”一語,如實地說明 “四相”無孔不入,收受賄賂,盤剝民財,不遺余力的丑態,概括蘊藉,發人聯想。
上一篇:《唐代民歌·嘲舉子騎驢》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嘲張師雄》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