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無名神·傷雙燕》原文與賞析
燕燕于飛春欲暮,終日呢喃語如訴。但聞寄淚來瀟湘,不聞有意如烈婦。夏氏狂兒好游獵,彈射飛禽類幾絕。梁間雙燕銜泥至,飛鏃傷雄當兒戲。雌燕視之兀如癡,不能人言人不知。門前陂水清且泚,一飛徑溺澄瀾底。傷哉痛恨應未休。安得化作呂氏女,手刃其頭報夫仇。
此詩寫一癡情的雌燕殉情的壯舉,借以歌頌女主人對愛情的忠貞和剛烈的性格。
全詩分三層。第一層寫雌燕的悲傷。“燕燕于飛春欲暮,終日呢喃語如訴”。暮春將至,翩翩飛舞的一只燕于整日整日地呢喃,如泣如訴,詩的起句就突兀,讓人陡生疑問,而下句的 “但聞寄淚來瀟湘,不聞有意如烈婦”更加重了這種情感氛圍。“寄淚”足見淚水之多、悲痛之深,而瀟湘無疑可以成為化解悲痛的心靈棲息地,但出人意料的是,雌燕不是來瀟湘寄托哀思的,而是要舉烈婦的壯舉,這就驚俗駭世了。
第二層從“夏氏狂兒好游獵”到 “飛鏃傷雄當兒戲”,深入展開寫燕子悲傷的緣由。“梁間雙燕銜泥至”寫出了雙燕情意融融的甜蜜生活,而 “飛鏃傷雄當兒戲”則充滿了對夏氏狂兒破壞這種幸福的憤慨。
第三層寫雌燕殉夫的壯舉。這是全詩的高潮。雌燕喪夫后的悲傷之情是通過那癡呆之態表現出來的。人之悲傷,流淚是一種層次,更高、更悲傷的境界則是無淚,是淚水干涸,是淚水無以表達的境界,如癡,如呆,“雌燕視之兀如癡”即是。然而更痛苦的是她不能用人間語言表達出這種情感,讓悲傷隨著語言傾瀉。于是悲極至死,門前那清澈的陂水就成了她寄托哀思的葬地,一飛徑直而入水底的果絕、剛烈之舉,是姓痛苦的大爆發。如癡如呆到以死殉情,這是悲痛的一次升華,然而這升華了的悲痛的情感并沒停止升華。“傷哉痛恨應未休”,她死后還要化作神龍劍俠的呂氏女,為其夫手刃仇家頭。這種強烈的復仇愿望,這種剛烈而又剛烈的永不回頭的執著精神,僅僅是不諳人情的燕子所有的嗎?這里面包容著遠比雌燕,比女性這一層面更為闊大的內涵,耐人尋味。
上一篇:《先秦民歌·二子乘舟》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先秦民歌·兔罝》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