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長命女》原文與賞析
云送關西雨,風傳渭北秋。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
這首詩寫流落在外的游子的鄉愁。全詩四句,開頭“云送關西雨,風傳渭北秋”兩句,寫流落地之景,抒擾傷之情。關西,漢唐時代泛指函谷或潼關以西地區。在陜西中部。渭北,渭水之北,也在今陜西中部。這里所寫關西和渭北,只是變換名稱,實際上是指同一地區。是游子流落之地。游子為什么流落到這邊遠之地?是因為被征從軍至此?是因為戰亂流落于此?是因為服徭役于此?抑或是因為其他什么原因來此?總之不是出自主動自覺,甘心情愿,而是一種出于被迫而來,無可奈何之舉,這似乎是可以肯定的。不然他為什么把環境寫得如此冷凄,心情如此郁結呢?天空一片烏云,大地暗淡無光,頓時關西細雨蒙蒙;一陣風吹來,沙沙作響,給渭北傳來了秋天。天空暗淡,細雨綿綿,特別是在秋天之夜,更會給憂思的人帶來無限哀愁。曹丕在《燕歌行》里寫道:“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成霜。群燕辭歸鵠南翔,念君客游思斷腸。慊慊思歸戀故鄉,君何淹留寄他方?”詩人在這里之所以寫秋夜、秋雨、秋風,正是為了制造慘淡、冷清、悲涼的氣氛,以襯托游子遠離家鄉,思念親人的抑郁、孤寂、憂思之懷。寫景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
如果說前兩句是側重寫秋雨、秋風之景,而曲折抒情的話,那么末兩句“孤燈然客夢,寒杵搗鄉愁”,則是側重抒情,而于抒情中兼寫景物。“孤燈然客夢”,是說孤燈點燃起游子之夢。然,同“燃”,點燃。開頭兩句,只是寫秋雨、秋風,不曾明寫秋夜,從“孤燈”一詞確知所寫是秋夜之憂思。不僅如此,從“孤燈”里又襯托出游子的孤獨、孤寂和孤悲。在燈孤、人孤、萬分孤寂的情景下,使游子進入夢境。這 “夢”,不一定是睡眠時局部大腦皮質還沒有完全停止活動而引起的腦中的表象活動,而是夢想之 “夢”。他夢想的不外是家里的一切。“寒杵搗鄉愁”一句,正揭示出他夢想的內容。“鄉愁”,即思鄉之憂愁。這既包括憂思父母雙親,妻室兒女,親戚朋友之憂愁,還包括家鄉的一切一切之憂愁。尤其在夜深人靜時刻,搗杵聲陣陣傳來,更使游子心煩意亂,忐忑不安,從而增添了無窮無盡的鄉愁。大有“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的憂思。
詩通過對游子懷念家鄉的敘寫,反映了黑暗社會給人們帶來的離鄉背井,妻離子散的災難和痛苦。對這種災難和痛苦,又是透過云、雨、風、秋、孤燈然、寒杵搗等景物的描寫和環境氣氛的渲染,得到了完美的結合,收到了突出的藝術效果,頗耐人尋味。
上一篇:《唐代民歌·金殿樂》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秦漢民歌·長城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