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嘲賈似道》原文與賞析
棄淮棄蜀棄荊襄,卻把江南寸寸量。量得畝頭多一尺,盡頭能有幾多長?
這是一首譏刺、批判南宋奸臣賈似道專權誤國的詩作。
“棄淮棄蜀棄荊襄”一句,勾勒了南宋后期,宋朝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的局面和形勢。蒙古1210年底開始攻金,1214年,蒙古軍攻陷金河北、山東廣大地區(qū),不久,黃河以北地區(qū)陸續(xù)被蒙古占領。1219年成吉思汗開始西征,1227年蒙古滅西夏后,窩闊臺對金展開強大攻勢。1232年,蒙古軍進攻開封,年底約宋共同滅金,許以成功后將以河南地歸宋。1234年,蒙宋聯(lián)合夾攻滅亡金。1235年,窩闊臺集結蒙古大軍,大舉南侵宋朝,一路攻四川,一路攻襄漢,一路攻江淮。曾一度攻陷成都、襄陽、邛州等地。1259年,賈似道以丞相身份領兵救鄂州,私自向忽必烈求和,敵兵退后詐稱大勝。襄陽被圍數(shù)年,他一直隱匿軍情,不予支援,整天在西湖游玩取樂,不理朝政。1267年11月,蒙古大軍兵圍襄陽,1269年元軍圍攻樊城,1273年初,樊城被破,襄陽守將呂文煥叛變投降,襄陽陷落。以上就是南宋后期元宋形勢和此形勢下賈似道的表現(xiàn)。
“卻把江南寸寸量”是詩人敘述賈的所作所為,面對大片的失地,賈似道不思輔佐朝廷收復,反而在江南半壁江山上作文章。據(jù)《古杭雜記》載:“理宗朝,嘗欲行推回田畝之令,有言而未果。至賈似道當國,卒行之?!痹诋敃r形勢下,南宋政權所面對的是強大的蒙古軍隊和他們鐵蹄下的大塊中原失地,至于 “田畝之令”,丈量江南土地則是次要的。收復淪陷土地,保衛(wèi)國土是解決燃眉之急,否則則是本末倒置。作者用 “卻”字,表現(xiàn)了惋惜和譴責之意,同時第二句又與第一句構成強烈對比,一方面丟掉大塊土地不顧,另一方面卻在 “寸寸量”余下的土地。使詩歌所呈現(xiàn)的意境滑稽可笑。
“量得畝頭多一尺,尺頭能有幾多長?”則是對賈似道本末倒置行為的直接譴責和批判。即使真的能量出一點 “畝頭”,但加在一起,和江北大片失地相比,也是微不足道。賈的行為真是自欺欺人,幼稚可笑。
全詩就是在對比、譏刺之中,完成了對賈似道的嘲諷和批判,將一個大騙子的面目暴露在眾人目下。實際上《嘲賈似道》詩本為兩首,另一首與此首有異曲同工之妙,錄于下,供讀者欣賞:
三分天下二分亡,猶把山川寸寸量。
縱使一丘添一畝,也應不似舊封疆。
上一篇:《清代民歌·嘲某房書》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清代民歌·嘲鴻臚寺序班某》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