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民歌·掛枝兒·描真》原文與賞析
碧紗窗外描郎像,描一筆,畫一筆,想著才郎。描不成,畫不就,添惆悵。描只描你風流態,描只描你可意龐。描不出你溫存也,停著筆兒想。
當愛情的火焰點燃了兩顆年輕的心時,似乎整個世界都因他們的歡樂而存在; 而一旦依依惜別,似乎他們所承受的痛苦比任何一個人都沉重。《掛枝兒 ·相思》中就說: “同般樣的相思也,我相思又害得狠。”在長久的分離和期待中,戀人們,特別是女性,為了排泄心中相思苦,她們或焚香拜天,或寄書贈物,各以其獨特方式,緩解著日積月累的感情重壓。《描真》中的年輕姑娘選擇的是與她身份、家境、修養相適應的表達方式:描郎像。她因相思而動筆,又因 “描不成,畫不就”而 “添惆悵”,最終只剩下了 “停著筆兒想”,寫得真切婉轉,楚楚動人。
“描郎像”暗示了她現在的處境——與情郎分別。“描一筆,畫一筆,想著才郎。”她描描想想,想想畫畫。這描郎像,畫郎像,表達她的愛意,寄托她的相思,也同農家相思女拈針刺繡一樣,是在消磨難挨的時光。“想著才郎”,既是說她描畫時,腦海里不斷浮現出心上人的音容笑貌,然后抓住特征,工筆勾勒,也是說她念郎情濃,看著畫像的輪廓,便想起了情哥哥的諸般好處;而一思念起情郎,卻又往往忘記了動筆。我們似乎也看到她時而伏案運筆,更多則是陷入甜甜的回憶和深深的遐想中……
從“描只描你風流態,描只描你可意龐”句看,像是畫完了,可少女卻認為是“描不成,畫不就”,并因此而“添惆悵”。原來,她只畫出了情哥哥風流倜儻、望之悅目的容貌神態,卻無法畫出他的實實在在的溫存。
繪畫是一種造型藝術。它所表現的是剎那間的動作情態,無法表現全過程。即使是連環畫,也只是瞬間的組合而不是全部。能逼真地描畫出情郎的“風流態”、“可意龐”已屬十分不易,要畫出情郎對她百般溫柔體貼,千種柔情蜜意,縱使吳道子再生,也是無能為力,而她要的偏偏正是這一點,叫的就是這個真兒,這就注定她的描真勢必以再“添惆悵”而告終。
“描不出你溫存也,停著筆兒想”。此句很有情致。“停著筆兒想”,表面上看是想如何才能描出他的溫存,但這是不可能的,繪畫藝術的本身就已經限制了這一點;實際上是她在想如何描畫溫存時,早已全身心地沉浸在對情哥哥往日愛憐的回憶中,忘了描畫,忘了天地山川、星轉斗移。這一句緊承前文,呼應首句,確是全篇的關鍵所在。
無獨有偶。在程萬里所輯的《掛枝兒》里,也有這樣一首: “想冤家想得魂飄蕩,喚丫頭,取筆來寫他舉止行藏。畫不出你心疼,畫不出我心熱,只畫著溫存,停著筆兒想。想是想得慌,畫時畫得忙。畫不出你的溫存,畫不出你的溫存,哥! 只是把你想。”這兩首民歌所寫的女性,身份相似,所選的傳情達意的方式也相同,可見是同一首民歌在傳唱中的變形。比較起來,本篇更細膩些。
《描真》采用的是民歌形式,雖沒有很高的思想價值,但它所表達的美好動人的情感卻是有著普遍意義和共同的審美價值的。特別是它能以新巧的構思、精細的筆觸,生動形象地再現了人物的心靈深處那種細膩而有節奏的感情波動,這一藝術特點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
上一篇:《明代民歌·掛枝兒·打》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明代民歌·掛枝兒·查問》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