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回文四首》原文與賞析
紅窗小立低聲怨,永日春寒斗帳空。中酒落花飛絮亂,曉鶯啼破夢匆匆。
同誰更倚閑窗繡,落日紅扉小院深。東復西流分水嶺,恨兼愁續斷弦琴。
寒信風飄霜葉黃,冷燈殘月照空床。看君空憶回文錦,字字縈愁寫斷腸。
前堂畫燭殘凝淚,半夜清香舊惹衾。煙鎖竹枝寒宿鳥,水沉天色霽橫參。
這是一組閨閣怨詩。回文即錦書。《晉書》卷九十六《列女傳·竇滔妻蘇氏傳》: “竇滔妻蘇氏,始平人也,名蕙,字若蘭。喜屬文。滔,苻堅時為秦州刺史,被徙流沙。蘇氏思之,織錦為回文旋圖詩以贈滔。宛轉循環以讀之,其詞凄惋,凡八百四十字。” 后 “錦書” 即用作妻子致書丈夫的典故。
第一首詩首句為 “紅窗小立低聲怨,永日春寒斗帳空。”紅窗,即是閨閣的象征,“紅窗小立”昭示了窗內人的企盼,和 “低聲怨”一起勾勒出一怨婦的形象。春寒料峭當然是自然之景,在這自然的圖片下,又有著心靈之寒。寒之所在在于斗帳之空,低聲怨也在于斗帳之空,紅窗小立也在于斗帳之空。斗帳之空是詩眼,也是可供讀者盡情發揮想象的空白。“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思婦解憂的惟一方法即借酒澆愁。而借酒澆愁愁更愁,心緒更加煩亂。落花飛絮之亂,顯然是主人公內心煩亂的表征。“中酒落花飛絮亂”,把心亂和絮亂融為一體。思念遠方的親人可以說夜難安寢。“曉鶯啼破夢匆匆”,連夢幻這酣然中短暫的解脫也是匆匆,當曉鶯啼叫,新的愁緒又將延續了,那怨婦的愁怨之深就力透紙背了。
第二首詩首句就發問: “同誰更倚閑窗繡”。一個“閑”字寫出了主人的百無聊賴。而下句的自然之景: “落日紅扉小院深”。一個“深”字拈出了小院生活的無比寂寞、單調,落日的意象則表明了主人對生活的消極情緒,而這種情緒的緣起在結尾兩句交代得非常明白: “東復西流分水嶺,恨兼愁續斷弦琴。”東西水流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是她和丈夫或情人不能團圓的象征,這種閑情又夾雜愁、恨。“斷弦琴”則表明了主人對這種希望已經心灰意冷以至于決絕的心情。
第三首詩先寫大自然的凄涼景象:寒風凜冽,霜葉枯黃。與之相映襯的,還有斗室的凄涼景象,燈是冷的,月是殘的,床是空的,這冷、殘、空是主人塞給大自然的一種人為的情感,因為主人公的心靈世界不正是冷、殘、空的嗎?為什么呢?結尾兩句托出癥結所在: “看君空憶回文錦,字字縈愁寫斷腸。”回文錦則表明她在思念異地而居的夫君,“空”字可見其失落之感,而“字字縈愁”則足見愁怨之多,用情之深。一個凄冷的月夜,寂寥的怨婦的那一腔情懷在這短詩中表現得何等巧妙而韻味無窮。
第四首首句為 “前堂畫燭殘凝淚”,前堂畫燭,凝著殘淚,這殘淚一語顯然帶有主人公明顯的主觀色彩。是因為主人心中有淚而移情于物。“半夜清香舊惹衾”,主人公思念的是與衾緊緊相連的舊日的夫君和與夫君共處的歲月,那燭光的淚也正是為夫君而流,為心上人而淌的。“煙鎖竹枝寒宿鳥”,是一幅喻意深遠的畫,竹枝被煙鎖意喻自身被囚禁似的困在閨閣里,那寒冷的宿鳥就是心灰意冷的主人公的化身。結句“水沉天色霽橫參”,則是一派茫茫景象,表達了主人公美好的憧憬和對這種憧憬的茫然。
上一篇:《宋代民歌·嘲趙師睪詩》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秦漢民歌·塘上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