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苦苦不過的難挨餓,
眼看著斷飩無米下鍋。
是怎的,說不餓來偏要餓?
論住處,兩間房子倒有半間破。
欲待揭借,沒人給我。
要飯吃,暫且充饑不挨餓;
怕只怕,陰天下雨狗咬著。
——清·華廣生輯《白雪遺音·馬頭調》
本篇寫了一個乞丐討飯的苦衷。
舊中國千千萬萬的人掙扎在死亡線上,忍饑挨餓,難以維持生計,成了他們的最大痛苦。因此,他們說:“世界上最苦苦不過的難挨餓,眼看著斷飩無米下鍋。是怎的,說不餓來偏要餓?”如果不是一個經常遭受饑餓之苦的人,就不會懂得挨餓的滋味,也不會寫出這種討飯之歌。
行乞討飯,實在是出于窮困無奈。 “論住處,兩間房子倒有半間破。欲待揭借,沒人給我。”怎么辦呢?只有“要飯吃,暫且充饑不挨餓。”須知,要飯的日子也不是好過的。 “怕只怕,陰天下雨狗咬著。”要飯的人已經窮到無米下鍋,自然更沒有錢買雨具了。沒有雨具,下雨天還要出去討飯,還要防止被富人家養的狗咬著,其既挨餓,又遭雨淋,又擔驚害怕狗咬的困苦情景,可想而知。
民歌是貧苦人民的心聲寫照,是勞動人民自己的歷史記錄,有其不可代替的獨特的價值。這首討飯歌便是突出的例證之一。
上一篇:《見書》原文|賞析
下一篇:《講起天軍是難忘》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