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
兄弟兩三人,流宕在他縣。
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
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綻。
夫婿從門來,斜柯西北眄。
“語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見。”
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相和歌辭·瑟調曲》
這是一首游子思歸詩。詩歌圍繞一件生活小事“縫衣”展開人物關系的描寫,并由此表現游子客居處境的困頓,和“遠行不如歸”的深沉感嘆。
“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這二句是興而比,燕子冬去夏來守信定時,而人反不如燕,兄弟幾人流浪他鄉,何時是歸期?“故衣誰當補?新衣誰當綻(縫制)?賴得賢主人,覽取為吾綻(同“綻”字)。”本詩所敘雖只縫衣這一件事,然而它以小見大、以少總多地說明,游子漂泊外鄉在生活上所遇到的困難。 “賴得賢主人”一句,透露了對善良女主人熱心相助的感激之情。可是“夫婿從門來,斜柯(歪斜)西北眄(斜視)。”女主人的丈夫卻不能理解,歪斜著腦袋流露出一副猜疑斜窺的眼光神態。“語卿(對男主人的尊稱)且勿眄,水清石自見。”無端的猜疑深深地刺傷了游子凄涼的心懷,他用“水清石見”的比喻,剖白心跡,說明真相。“石見何累累,遠行不如歸。”“累累”形容塊塊石見,清楚分明,比喻心跡大明,但心靈的創傷無法彌補,與其在外鄉受這般閑氣,不如趕快歸家去。
這首五言敘事小詩,語言淺俗,用韻規范;敘事中通過神態描摹揭示人物心理,生動逼真。
上一篇:《自明》原文|賞析
下一篇:《蘇州民為張士信等謠》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