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心筆兒是兔毫,
翰墨場上走一遭。
早知你心容易黑,
不如當初淡相交,
世間好物不堅牢。
——明·馮夢龍輯《山歌·桐城時興歌》
本篇以對從事筆墨生涯悔恨的口吻,寄托了文人的失意和對世俗的不滿之情。
文人是以筆墨為生的,因此它把筆作為文人的代表加以擬人化,寫“卷心筆兒是兔毫,翰墨場上走一遭。”卷心筆,即毛筆,以兔的毫毛制成,故稱兔毫。翰墨場,指文人從事筆墨活動的場所。曹丕《典論·論文》:“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
毛筆是靠醮上黑墨水來寫字或繪畫的,故接著寫“早知你心容易黑,不如當初淡相交。”不過這里的“你心”,名為指毛筆的筆心,而實則隱喻著掌管翰墨場的人的人心,一語雙關,含而不露。既然“你心容易黑”,那就不如當初跟你“淡相交”——疏遠一點好了。其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世間好物不堅牢。”這最后一句,更清楚地點明,作者所怨憤的,不但不是毛筆本身,而且筆墨原是“世間好物”,只是由于那個社會太黑暗了,統治者的人心太黑了,以致弄得世間一切好物皆“不堅牢”,這該是多么可悲可憤啊!
筆墨是文化的象征。對筆墨的重視,意味著對知識和人才的尊重。這是反映一個國家和民族興衰的重要標志。連從事筆墨生涯的文人,竟然也悔恨不如當初跟筆墨“淡相交”,可見那個封建社會已經腐朽黑暗到何等地步!
全篇從一個“筆”字入手,所反映的意境卻是這么深邃邈遠,不失為是篇構思新巧、由小見大、燴炙人口的佳作。
上一篇:《稅官謠之二》原文|賞析
下一篇:《紅棗兒本是青棗兒曬》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