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郎兒,背著柜子遙街串,鼓兒搖得歡。
生意雖小,件件都全,聽我聲喊:
喊一聲,雜色帶子花紅線,博山琉璃簪;
還有那,桃花宮粉胭脂片,軟翠花冠;
紅綠梭布,杭州絨纂,瑪瑙小耳圈;
有的是,木梳墨篦,大朝鈕扣,玉容香皂擦粉面,頭繩似血鮮;
新添的, 白銅頂指,上鞋錐子,廣條京針,時樣高低梅花瓣,并州柳葉剪。
——清·華廣生輯《白雪遺音·馬頭調帶把》
本篇描寫了一個背柜貨賣的貨郎兒,人物和題材皆很新鮮。身背貨物柜,串街走巷,搖鼓叫賣,這種被稱為貨郎兒的個體流動商販,在文人作的詩中是沒有一席地位的,只有在民歌中才能受到如此熱情的歌頌。作者不是把他們的勞動看得很卑賤,而是看得很榮耀。從“鼓兒搖得歡,生意雖小,件件都全”的描寫中,從他那對眾多商品的喊賣聲中,皆可看出作者對他們的勞動充滿贊美之情。
這首民歌不僅表現了對貨郎兒的贊美和歌頌,而且從貨郎兒叫賣的各式商品名目中,還反映了商品經濟的繁榮和人們對商品的崇拜之情。這些商品并非都是當地土產,而是經過專門加工制造和長途販運的,如“博山琉璃簪”,產自今山東淄博市, “杭州絨纂”,產自今浙江杭州市, “并州柳葉剪”,則產自今山西太原市。不僅產地相距很遠的各式商品薈萃,而且這些商品的質量高,色彩美,樣式新,如“瑪瑙小耳圈”, “頭繩似血鮮”,“時樣高低梅花瓣”,等等,真可謂琳瑯滿目,惹人愛不釋手。商品是人的智慧的結晶,是勞動創造的產物,是社會生產力發達的標志。對商品的贊美,實際上也是對人的勞動的贊美。
同時,這首民歌還為我們提供了當時商品經濟繁榮發達的史料。
上一篇:《識破》原文|賞析
下一篇:《途中艱難》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