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窗外月兒黃,
只為長江水渺茫。
忽然又聽人歌人歌唱:
好姻緣不得成雙,好姊妹不得久長。
昏昏日日懸, 日日懸望,
想只想我的親親,痛只痛碎裂肝腸。
何時得共銷金銷金帳?
終有日待他還鄉,會見時再結鸞凰;
那時才把相思相思放。
——明·龔正我輯《匯選時興羅江怨妙歌》
這首民歌的寫法很別致,是采用“聽人歌唱”,記錄下歌詞的形式,抒發對情人的相思和盼望情人早日來團聚的心情。
“紗窗外”兩句是起興,以無比遼闊的空間——從天上的月亮到地下的江水,皆呈現一片昏黃、渺茫的景色,來烘托詩人郁悶、憂傷的心情。
為什么詩人的心情會如此郁悶、憂傷呢?原來是“好姻緣不得成雙,好姊妹不得久長”,使得她為此而“昏昏日日懸, 日日懸望”。這里作者巧妙地以天上的“昏昏日日懸”,與情人心中的“日日懸望”,相互輝映,如悲歌一曲,心弦立應,可謂巧奪天工,催人淚下。她“懸望”什么呢? “想只想我的親親,痛只痛碎裂肝腸,何時得共銷金銷金帳?”親親,是對情人的昵稱。銷金帳,是用金飾或金線裝飾的帳子。共銷金帳,指共享洞房新婚之樂。為相思和盼望親人而痛苦得“碎裂肝腸”,這種感情該是多么真摯而深厚啊!
好在詩人雖然為相思情人而悲苦萬分,但是她悲苦卻不灰心喪氣,依然滿懷希望地堅信: “終有日待他還鄉,會見時再結鸞凰;那時才把相思相思放。”鸞凰,喻夫妻。
全詩的境界,既非常開闊,又十分渺茫,既深為郁悶,又顯得開朗,既極其悲苦,又滿懷希望;景與情相襯相映,苦與甜互為表里。既徑情直遂,而又起伏跌宕,給人以情境相生,清新雋永之感。
上一篇:《等》原文|賞析
下一篇:《自明》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