懀馬??嗍荩藘撼?嘭?。
黃禾起贏馬,有錢始作人。
——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
這首歌辭收《樂府詩集》卷二五中。幽州,古代州名。漢武帝時所置十三刺史部之一。東漢治所在薊縣(今北京市西南)。所轄境界相當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分及朝鮮大同江流域。魏、晉以后逐漸縮小。馬客,即牧馬的人。吟歌辭,可以吟唱的民歌。全題的意思為幽州牧馬人之歌。
《樂府詩集》所收《幽州馬客吟歌辭》共五首,這是其中思想性和藝術(shù)性結(jié)合得最完美的一首。全詩共四句,每句五個字,類似五言絕句。詩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以牧馬為業(yè)的牧民,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吟唱的內(nèi)容,詩中以懀馬起興,以羸馬做比,巧妙自然地揭出詩的主旨:慨嘆社會的貧富不均,勞動人民過著非人的貧困生活。
首句揭示一個反常的現(xiàn)象,引起人們的思考?!皯qR”即“快馬”。快馬按道理應受到主人的鐘愛,飼以精料,備加愛護,使它膘肥體壯;然而事實恰恰相反,正因為它能日行千里,奔跑如飛,便讓它拉運超負荷的重載,受到殘酷的驅(qū)使。由于消耗過度,付出的勞力得不到應有的補償,致使瘦骨伶仃,形銷骨立。可見跑得快的優(yōu)勢不會維持很久,就連生命也岌岌可危。快與瘦這一矛盾,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揭示出階級社會沉重剝削的本質(zhì)。第二句由快馬苦瘦引入人間社會。剿(chao)兒,指勞動人民,越是辛勤的勞動者,越是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貧困生活。言外之意那些不稼不穡,不狩不獵,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統(tǒng)治者卻糧食滿倉,牛羊滿圈。他們靠什么發(fā)家致富?不言而喻,完全靠壓榨剿兒的血汗,靠殘酷的剝削壓迫,獲得無窮無盡的財富。第三句詩意轉(zhuǎn)折。黃禾,指干草;羸(lei)馬,指瘦弱的馬。這里的羸馬,實即第一句中的快馬??祚R得不到足夠的飼料,很快羸弱不堪,只有靠多喂干草才能使他轉(zhuǎn)肥。此句是假設(shè)句,設(shè)喻快馬尚有可能靠黃禾得到轉(zhuǎn)機,即馬的主人為了剝奪馬的勞動力,有可能多喂一些干草,使它恢復體力,以便重新驅(qū)使它拉車干活。而剿兒的命運則反不如馬,詩的末句“有錢始作人”,等于說“無錢難作人”,意即有錢有勢才能做人,無錢無勢,則連做人的權(quán)利也喪失殆盡了。語意極為沉痛。
作為一首北朝民歌,這首歌辭在題材范圍上突破了情歌的局限,內(nèi)容較為豐富深刻,反映出當時的尖銳階級矛盾,具有較大的認識價值。語言精練流暢,節(jié)奏明快和諧。通篇運用比興,形象鮮明,啟人深思?,F(xiàn)代詩人臧克家的《老馬》,所以膾炙人口,久傳不衰,似從這首民歌中獲得某些藝術(shù)靈感。
上一篇:《崇寧間諺》原文|賞析
下一篇:《心腹事兒常常夢》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