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女苦筋力,繰絲夜夜織。
萬梭為一素,世重韓娥色。
五侯新買笑,建章方落籍。
一曲古涼州,六親長血食。
——明·王守成、張四箴纂修《萬歷順德府志》
這首歌謠揭露了封建社會的貧富懸殊,辛勤勞動的勞動者得不到應(yīng)有的重視,而那些不勞而獲的封建貴族卻沉醉在歌舞享樂之中。
貧富對比、勞動者與剝削者對比,是這首歌謠最顯著的特色。
“貧女苦筋力,繰絲夜夜織。”繰(sao):同“繅”。這反映了勞動者的勤勞和辛苦。可是她們?yōu)榇瞬幌А翱嘟盍Α钡亍耙挂箍棥保烤故菫榱耸裁茨?又得到了什么報酬呢? “萬梭為一素,世重韓娥色。”素,白色的生絹。韓娥,古代傳說中的人物,以善歌著稱。《列子·湯問》:“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繞梁欐,三日不絕。”貧女辛辛苦苦地織出了雪白的絲綢,她們的勞動在那個社會卻毫無地位,那個世道所重視的是賣唱歌女韓娥的姿色。
為什么不重視貧女的勞動生產(chǎn),而重視歌女的姿色呢?因為那些當(dāng)權(quán)的封建貴族皆沉緬于腐朽墮落的生活之中, “五侯新買笑,建章方落籍。”五侯,西漢、東漢皆有同日五人封侯者,時人稱之為五侯。后來即泛稱權(quán)貴之家為五侯。買笑,即買歌妓。建章,漢宮名。據(jù)《三輔黃圖·漢宮》稱,建章宮“用二十余里……在未央宮西,長安城外”。后用來泛指宮闕。唐代賈至《早朝大明宮》詩:“千條弱柳垂青瑣,百囀流鶯繞建章”。落籍,歌妓除脫樂籍,即從良。這兩句意謂那些宮廷里的歌妓剛脫離宮廷,又被地方上的五侯買去作為尋歡作樂的對象。 “一曲古涼州,六親長血食”。涼州,本為古地名,轄境相當(dāng)今甘肅、寧夏和青海湟水流域,內(nèi)蒙古納林河、穆林河流域。唐天寶年間常以邊境地名為樂曲名。唐杜牧《河湟》詩:“唯有涼州歌舞曲,流傳天下樂閑人。”六親,六種親屬,古說不一。《漢書·賈誼傳》顏師古注引應(yīng)劭注,以父、母、兄、弟、妻、子為六親。血親,受祭祀,因祭祀要殺牲,故稱“血食”。《史記·封禪書》: “周興而邑邰,立后稷之祠,至今血食天下。”這兩句是說,那些貴族沉醉在涼州歌舞的享樂之中,連他們的六親也都經(jīng)常受到牲牢的祭祀。
整首歌謠雖然看上去都是平淡的敘述,但它通過貧富對比,勞動者與剝削者的對比,貧苦的勞動者辛勤勞動,卻毫無社會地位,而富有的封建貴族不但自己過著花天酒地的享樂生活,連他們的六親都能經(jīng)常享受血食的祭祀。貧富兩個階級如此鮮明的對比,便如在平靜的水面之下,捲起了急流旋渦,使人們看了怎么也無法使自己的心情平靜下來。在平淡、質(zhì)樸的形式之中,表現(xiàn)出深刻的社會內(nèi)容和強烈的愛憎感情,這種風(fēng)格特色在民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上一篇:《紗窗外月影移》原文|賞析
下一篇:《花》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