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雁呀!
你飛呀,飛呀——
飛過那些地方?jīng)]有?
飛過比里拉達(dá)沒有?
天空的雁呀!
你看見我的親娘木角阿姆沒有?
看見她坐在屋檐下織布沒有?
看見她的織板象鷹翅般閃著沒有?
看見她的織梭象蜜蜂般穿著沒有?
看見她的織棍嘟、嘟、嘟地跳動沒有?
看見她的提線板象豬齒般交叉著沒有?
看見她的牽線架象星星般眨眼沒有?
天空的雁呀!
你看見我的親爹阿果阿達(dá)沒有?
看見他在草地放羊沒有?
看見他替人調(diào)解糾紛沒有?
天空的雁呀!
你看見我的兄弟阿牛沒有?
看見他在跑馬場騎馬沒有?
看見他上山打獵沒有?
天空的雁呀!
你看見我的阿妹阿妞沒有?
看見她在林子里砍柴沒有?
看見她在河邊背水沒有?
天空的雁呀!
你看見我家的看門狗呼耶沒有?
看見它呼呼睡去沒有?
看見它睡在屋檐下沒有?
天空的雁呀!
你飛呀,飛呀——
飛過那些地方?jīng)]有?
飛過拉遮古烏沒有?
若是飛過拉遮古烏,
請你千萬告訴我!
——《中國歌謠選》第一集
這首歌謠的構(gòu)思和語言運用很獨特。全篇共有七節(jié),每節(jié)開頭都用“天空的雁呀”!這樣深情呼喚的句式領(lǐng)起下文,于是“雁”便成了貫串全詩必不可少的感情線索。七節(jié)中,除始、末兩節(jié)寫地點外,中間四節(jié)分別各寫一個人,第五節(jié)寫狗。而且每節(jié)幾乎全用肯定與否定相重迭的疑問句式加強(qiáng)語氣,有一種要求對方答話必須確定無疑之感。喚一聲雁,問一串話,全是打聽家中每一個親人的具體情況,連同狗的具體情況。看來隱藏在詩后的問話人肯定是從這個家庭中分離出去的大閨女。因為從問話的細(xì)致程度和關(guān)心日常瑣事的性格,以及有弟和妹等情況可知。大概她遠(yuǎn)嫁他鄉(xiāng)久未歸里,所以想娘家、念親人的心意甚切。詩并未說她想娘家,而是通過她一系列的問話暗示這一主題的。不像有的詩直接點出。本詩事情的交代很委婉,而且每問一個人或畜,就展現(xiàn)一個特寫鏡頭,讓你仿佛來到了她的家,看見了她說的一切。
首尾兩節(jié),問的是地點。 “那些地方”,估計是娘家她所熟悉的地方,這是概說。 “比里拉達(dá)”和“拉遮古烏”,這兩處可能是她意念中印象最深、最能觸動她情思的地點。
下面是她打聽家中每一成員的情況。
一是親娘。通過問話,交代親娘的名字,常從事什么勞動,在什么地方勞動,勞動工具部件的名稱和勞動時呈現(xiàn)出的狀態(tài)、發(fā)出的聲響。一連串的比喻手法,生動形象地贊美了親娘的勞動如何迅速、熟練。織機(jī)上的部件原都是不起眼的機(jī)械物,但通過生物喻體和美好事物一比擬,立即變得活躍起來,使親娘的勞動技能顯得更高超了。勞動的細(xì)微末節(jié)她都觀察得一清二楚,可見她未嫁時,經(jīng)常和親娘在一起,所以印象深、感情濃,特別不能忘懷。
二是親爹。她親爹叫阿果阿達(dá),常在草地牧羊,肯定是樂意為牧民調(diào)解糾紛的人。
三是兄弟阿牛。他是個賽馬手,又是個獵手。他的活動場地:要么跑馬場,要么山上。
四是妹妹阿妞。砍柴、背水是她承擔(dān)的家務(wù)勞動,她常出沒在林子里或河邊上。
五是看門狗。呼耶是主人對她親切的稱呼。問話中反映了狗的疲勞情狀和它忠心為主人服務(wù)的特性。屋檐下就是它常年站崗放哨堅守的崗位。
以上五方面,親娘為主詳寫,其它四方面雖是略寫,但留有豐富的想象余地。總之,五方面的人和事,都是她所關(guān)心的。
這五問道出了她整個家庭的內(nèi)情,她忘不了這一切,她思念這一切,因而向大雁發(fā)出了一連二十三問。這有力地說明了她迫不及待想了解家中情況的急切心情。最后“請你千萬告訴我! ”一祈使句,與“天空的雁呀!”一句合起來,突出了她渴望通過雁和家人溝通信息的想法。雁,已成為歌中女主人公感情的載體,她每呼喚一聲,都有一種攫取人心的力量,使你感到她想家已想得叫你心酸、心疼的程度了。
這首詩比“我想媽媽的時候,只有用屋檐水來代替,屋檐水一點一點地滴啊,我的眼淚比屋檐水還多”這種直接寫法,要隱晦曲折得多,感情也更深沉些,人物形象也更具體鮮明些。它有情有境,有生活鏡頭,每寫一樣就更換一個鏡頭,而且有主有次,有詳有略。像是放電影一樣,鏡頭放映完了,整個家庭的人和事也完整地烙在你頭腦中了,可以說具有形象的藝術(shù)感染力。
上一篇:《隔谷歌》原文|賞析
下一篇:《雪映竹窗》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