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說媒
阿詩瑪的美名,
熱布巴拉家不出門也聽見;
阿詩瑪的影子,
熱布巴拉家做夢也看見。
熱布巴拉一家人,
想給阿支娶親,
要娶就娶阿詩瑪,
娶到阿詩瑪才甘心!
……
媒人海熱說:
“阿著底下邊,
熱布巴拉家,
銀子搭屋架,
金子做磚瓦。
“左門雕金龍,
右門鑲銀鳳,
門底安車輪,
門坎包黃銅。
“屋里金燦燦,
金銀用斗量,
糧食堆滿倉,
老鼠有九斤重。
“黃牛遍九山,
水牛遍七山,
山羊遍九林,
綿羊遍七林。
“這樣好的人家,
世上哪里找?
這樣好的人家,
阿詩瑪該嫁了!”
阿詩瑪放牛一整天
十二座山箐都跑遍,
水牛黃牛吃飽了,
阿詩瑪回家了。
好心的阿詩瑪,
從來不把人罵,
要不是聽見海熱的話,
白光不閃雷不打。
“熱布巴拉家,
不是好人家,
栽花引蜜蜂,
蜜蜂都不理他。
“不管他家多有錢,
休想迷住我的心,
不管我家怎樣窮,
都不嫁給有錢人!
“清水不愿和渾水在一起,
我絕不嫁給熱布巴拉家,
綿羊不愿和豺狼作伙伴,
我絕不嫁給熱布巴拉家。”
媒人海熱說:
“山林里的麂子,
找山澗深的地方躲;
天空的飛鳥,
朝糧食多的地方落。
“有錢人不嫁,
是不是要嫁給窮人家?
窮人住破房,
你要受凍一輩子!
“嫁給窮人家,
吃了早飯沒晚飯,
吃了晚飯愁早飯,
你要挨餓一輩子!”
可愛的阿詩瑪,
抬頭把話答:
“山上的千年松,
長得直挺挺,
大樹不轉彎,
好比窮人心。
“窮人知道窮人的苦,
窮人愛聽窮人的話,
窮人喜歡的是一樣,
受凍受餓我不怕! ”
不是黑云不成雨,
不是野獸不吃人;
不是壞人做不出壞事,
不是壞人說不出壞話。
“熱布巴拉說的話,
好比石巖壓著嫩樹芽。
熱布巴拉家要娶你,
你不愿嫁也得嫁! ”
“不嫁就是不嫁,
九十九個不嫁,
有本事來娶!
有本事來拉!”<
br>(搜集;云南省人民文工團圭山工作組整理;黃鐵、楊知勇、劉綺、公劉)
——《阿詩瑪》
《阿詩瑪》是流傳在彝族支系撒尼人中的一部著名長篇敘事詩,解放后,經過整理,改編成電影,并譯成俄、英、法文,在國內外皆贏得了很高的聲譽。這部作品在撒尼人居住的云南圭山地區家喻戶曉,滲透到了他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每當舉行婚禮時,老年人總要舉杯歌唱《阿詩瑪》,以作為對新婚夫婦的祝福;青年人在婚姻上遇到挫折時,也總喜歡從《阿詩瑪》中尋求力量。這部作品在殘存的、為數極少的撒尼文字中僅有片斷記載,只是靠著口頭傳唱才得以繼承下來。全國解放后,1950年就有人開始記錄、翻譯《阿詩瑪》的曲譜和部分歌詞。后來云南省文工團工作組深入圭山地區對《阿詩瑪》進行全面搜集,共得材料二十份,1954年由黃鐵、楊知勇、劉綺、公劉綜合整理,形成了第一個整理本,1979年他們在原整理本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修訂。這里入選的部分出自修訂本。
長詩通過對阿詩瑪和哥哥阿黑同封建勢力的代表者——熱布巴拉的斗爭的生動刻劃,歌頌了他們勤勞、善良、勇敢的品德,反映了撒尼勞動人民反抗欺壓的精神和追求自由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阿詩瑪故事生動感人。阿詩瑪是窮人家的女孩子,聰明、美麗,且富有斗爭精神。財主熱布巴拉要強娶阿詩瑪給丑兒子阿支為妻,她拒不答應,斥責熱布巴拉家為富不仁。不管是金錢利誘還是精神折磨,都動搖不了她與惡勢力勢不兩立的決心。哥哥阿黑智勇雙全,在營救妹妹的過程中與熱布巴拉斗智斗武,連連挫敗對方的挑釁。在救回妹妹的路上,陰險的熱布巴拉勾通崖神泛起山洪,沖走了阿詩瑪。從此,阿詩瑪變成了回聲,永遠留在撒尼人中間。
長詩具有濃郁的撒尼風俗畫色彩和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語言樸素自然,在反復詠唱中展開情節,沾帶著撒尼族特有的生活氣息。比物喻事,都不離撒尼人的生活環境和習俗,故事情節也系于特殊地域的生活土壤。阿黑與熱布巴拉比賽歌、砍樹、接樹、撒米、拾米、找米、射箭、打虎等,都與撒尼人的生活、情趣相關。阿黑用神箭射穿熱布巴拉家敬祖的供桌一節,因源于撒尼風俗而別具表現力。在撒尼人看來,敬奉祖先的供桌神圣不可侵犯,把供桌射穿,就有力地表明了以熱布巴拉家為代表的封建勢力受到了致命打擊。阿詩瑪最后變成回聲的藝術處理,也與撒尼人生活在群山環抱之中有關。在群山中呼喊對答,回聲總縈回不斷,讓阿詩瑪變成回聲,恰表明了她與撒尼人聲息相關、永不分離,表明了撒尼人對她的懷念。所有這些,都顯得親切而又神奇,為撒尼人所喜愛,亦為各族人民所歡迎。
這里選的是長詩第五章“說媒”中的一個片斷。這個片斷主要由媒人海熱與阿詩瑪的對話構成。這場對話實質上是兩種婚姻觀、人生觀和道德觀的論戰,阿詩瑪的形象因之光彩照人。媒人海熱把美滿婚姻的標準片面地同物質上的富有之間劃等號,他夸耀熱布巴拉家房屋為金銀所堆砌,屋內金銀用斗量,糧食堆滿倉,屋外牛羊漫山林。他以為這樣的人家阿詩瑪該嫁了。但阿詩瑪有著不同的價值取向。她從倫理道德的角度揭露了貧富的對立和熱布巴拉家的惡行,嘲笑他家若是栽花引蜜蜂,蜜蜂也不會理睬,堅決表示“清水不愿和渾水在一起”, “綿羊不愿和豺狼在一起”,拒絕這門婚事。她強調的是人的志氣、操守、品德的美好和當事者的志同道合。“窮人知道窮人的苦,窮人愛聽窮人的話,窮人喜歡的是一樣,受凍受餓我不怕”,便是她的告白。當海熱蠻橫地以勢壓人,強迫阿詩瑪屈從時,她更是義正辭嚴,不屈不撓:“不嫁就是不嫁,九十九個不嫁,有本事來娶,有本事來拉!”她捍衛婚姻自主的精神,她堅強的人格力量,從這里迸發出燦爛的火花。
從這個片斷中,我們可以領略《阿詩瑪》語言樸素自然的美妙.海熱、阿詩瑪的對話都運用了比喻、夸張,但毫無雕琢之嫌,它們來自撒尼人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仿佛隨口道來,貼切新奇,平中顯勝。比如,海熱以糧倉中的老鼠有九斤重來夸耀熱布巴拉家的富足,既顯出他的庸俗和巧舌如簧,也獨到地反映了財主家的奢糜。阿詩瑪以“栽花引蜜蜂,蜜蜂都不理”來揭露熱布巴拉家的缺德,以清水與渾水、綿羊與豺狼的對立來表達與熱布巴拉勢不兩立,都在透辟揭示封建勢力的丑惡本質以及兩個階級尖銳對立的同時,成功表現了她的聰明靈秀、堅強勇敢。這類單純質樸而又內涵豐富的詩句,跟某些文人詩作迥然有別。
上一篇:《閨女思嫁》原文|賞析
下一篇:《隴上歌》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