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二折)
劉晨、阮肇,因見奸佞當朝,天下將亂,無志功名,隱遁山林。一天,兩人入天臺山采藥,被白云迷路,不知所歸。太白金星,奉上帝之命,化一樵夫,指引劉阮到桃源投宿,遂與二位仙子 (紫霄、玉女) 結成伉儷。剛過一年,百鳥鳴春,劉阮頓起思家之念,二位仙子只好長亭送別。劉阮回到故里,物是人非,恍如隔世。這才省悟到仙凡有異。于是,再入山中,尋訪桃源。茫然四顧,只見高山流水,不見桃源舊路,潸然淚下。為度劉阮出世超凡,太白金星再次指引迷津,顯示真相,領他們與二位仙子復會。
(二旦扮仙子引侍女上,云) 子童二人,乃上界紫霄玉女。偶因有罪,降謫人間。現居天臺山桃源洞中,今經日久,有太白星官,命青衣童子來報,說目下有天臺縣劉晨、阮肇二人,與子童有五百年仙契,今來采藥,必當相會。不免吩咐侍女們,安排酒果,親自出洞迎接去咱。(正末同阮肇上,云) 不想入山采藥,盤桓日夕,竟被白云迷其歸路。遇一樵夫指引,去桃源洞人家寄宿一宵。行來數里,尚未得到。兄弟,似此路徑,登高涉險,索受艱苦也呵! (唱)
【正宮端正好】 風力緊,羽衣輕; 露華濕,烏巾重。我本為厭紅塵跳出樊籠,只待要撥開云霧登丘隴。身世外,無擒縱。
【滾繡球】 香滲滲,落松花把山路迷; 密匝匝,長苔痕將野徑封。靜巉巉, 鎖煙霞古崖深洞; 高聳聳, 接星河峭壁巑峰。 鬧吵吵, 棲鴉噪暮天; 悲切切,玄猿嘯晚風。絮叨叨,鷓鴣啼轉行不動; 磣磕磕,踞虎豹跨上虬龍。白茫茫,遍觀山下云深處; 黃滾滾,咫尺人間路不通。眼睜睜,難辨西東。
【倘秀才】 我待學煉九轉丹砂葛洪, 上萬丈昆侖赤松, 因此上, 思入風云變態中。(云) 兄弟! 你看: 一溪流水,幾片落花。這山中必有人家也! (唱) 則見一溪流水綠,幾片落花紅,兀的把春光斷送!
(云) 兄弟,這般景物,暢是宜人,我且題詠幾句咱。(阮云)兄長正好題詠幾句,小弟拱聽。(正末唱)
【滾繡球】 水呵,莫不黃河天上來? 花呵,莫不碧桃天上種? 水呵,索強如翠巖前三千丈玉泉飛迸; 花呵,干閃下鬧西園一隊隊課蜜游蜂。水呵,則是彌漫三月雨; 花呵,可惜狼籍一夜風。水呵,近滄波濯塵纓一溪光瑩; 花呵,性輕薄亂飄零枉費春工。水呵,抵多少長江后浪催前浪; 花呵,早則一片西飛一片東。歲月匆匆。
【倘秀才】 我這里長嘯時草木振動,悵望處風濤怒涌,不覺的悄然而悲悚然恐。(阮肇云) 咱兩個則傍這一道流水尋去,料的前面必有個漁家可以投宿。(正末唱) 盼不的漁家春水渡 (阮肇云) 這山中敢有個寺兒么? (正末唱) 聞不見僧寺夕陽鐘。(帶云) 兄弟呵! (唱) 咱兩個莫不被樵夫調哄?
【滾繡球】 我這里度危橋拄瘦筇,俯清流,靠古松。(云) 兄弟,你看水上流出一杯飯來了! (唱) 見一杯胡麻飯綠波浮動,(做取分食科) (唱) 想行廚只隔云岸。進程途一二里,見樓臺三四重。勢嵯峨走鸞飛鳳,晃分明金碧玲瓏。(內做奏樂料。正末云) 這是什么響?(唱) 又不是數聲仙犬鳴天上,又不是幾處樵歌起谷中。(帶云) 待我所咱。(做聽科) (唱) 只聽得環佩丁冬。
(二仙子引侍女將砌末上,云) 劉晨、阮肇二人已到了,不免引著侍女,將酒禮樂器出去迎接者。(正末做見科) (詩云) 天和樹色藹蒼蒼,霞重嵐深路渺茫。云竇滿山無鳥雀,水聲沿澗有笙簧。碧紗洞里乾坤別,紅杏枝頭日明長。愿得花間有人出,免教仙犬吠劉郎。兄弟,你看霞光鳳馭,羽蓋霓旌,笙歌繚繞,珠翠妖嬈。這都是哪里來的? (阮肇云) 是好蹺怪,好蹺怪! (正末唱)
【呆骨朵】你便鐵石人也惹起凡心動,莫不是駕青鸞天上飛瓊?似這般花月神仙,晃動了文章巨公。(做相見科。旦云) 劉郎!阮郎! 請同到舍下。(正末云) 她女娘家怎知我們的名姓,便以劉郎、阮郎呼之? 兄弟,我和你莫非是夢中么? (唱) 沒揣的撞到風流陣,引入花胡同。擺列著金釵十二行,敢則夢上它巫山十二峰。
(做行到科) (正末云) 到這境界,分外幽絕,令人翩翩然有出塵之想。不知生等何緣,得至于此。(唱)
【脫布衫】光閃閃,貝闕珠官; 齊臻臻,碧瓦朱甍; 寬綽綽,羅幃繡櫳; 郁巍巍,畫梁雕棟。
【醉太平】 注金波碧筒,燒銀燭紗籠。笙歌引至畫堂中,紅遮翠擁。人心此會應相重,人情今夜初相共,人生何處不相逢?早忘卻更長漏永。
(二旦做意把盞科,云) 草草杯盤,不足以待賢者,惶恐! 惶恐! (正末謝云) 生等不才,多承錯愛,何以克當? (唱)
【倘秀才】 則見她喜孜孜幽歡密寵,便一似悄促促私期暗通。怎消得翠袖殷勤捧玉鐘,屏開金孔雀,褥隱繡芙蓉,兀的般受用。
(小旦扮金童玉女上,云) 咱兩個奉王母仙旨,將這仙桃來獻桃源洞二仙子,兼賀得婿之喜。(正末云) 兄弟,這話哪里說起?(阮肇云) 兄長,豈不聞酒中得道,花里遇仙,也是常事? (正末唱)
【滾繡球】 真乃是羅綺叢、錦繡中,出紅妝主人情重。玳筵開炮鳳烹龍,受用些細腰舞、皓齒歌,琉璃鐘、琥珀醲。抵多少文字飲一觴一詠! 列兩下,進仙桃,玉女金童。不覺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筵宴將終。
【叨叨令】記不的軒轅一枕華胥夢,學不的淳于一枕南柯夢,盼不的文王一枕非熊夢,成不的莊周一枕蝴蝶夢。倒大來福分也么哥,倒大來福分也么哥! 恰做了襄王一枕高唐夢。
【三煞】 帽檐偏側簪花重,衫袖淋漓污酒濃。品竹調絲,移商換羽;掿粉搏酥,走斝飛觥。一個個濃妝艷裹,一對對妙舞清歌,一聲聲慢撥輕攏,贏得我忘懷昆仲,拚卻醉顏紅。
【二煞】 一杯未盡笙歌送,兩意初諧語話同。效文君私奔相如,比巫娥愿從宋玉,似鶯鶯暗約張生,學孟光自許梁鴻。他年不騎鶴,何日可登鰲? 今夜恰乘龍,說甚的只鸞單鳳? 天與配雌雄。
【隨煞尾】 色籠蔥,光瀲滟,山環水繞天臺洞。勢周旋,形曲折,虎踞龍盤仙子宮。本意閑尋采藥翁,誰想桃源一徑通。漫嘆人生似轉蓬,猶恐相逢是夢中。月滿蘭房夜未扃,人在珠簾第幾重?結煞同心心已同,綰就合歡歡正濃。焚盡金爐寶篆空,燒罷銀臺燭影紅。身在天臺花樹叢,夢入陽臺云雨蹤。準備著鳳枕鴛衾玉人共,成就了年少風流志誠種。(同下)
葛洪: 字稚川,自號抱樸子。崇尚道教,尤好神仙導養之法,酷愛煉丹術,也通醫學。著有 《抱樸子·內篇》,記載了煉丹的方法。其事詳見《晉書·葛洪傳》。西園: 比喻佳美的園苑。曹植《公宴詩》:“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 濯塵纓: 濯,洗滌; 纓,系冠的絲帶; 塵,飛塵。《楚辭·漁父》:“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 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后用“濯纓”表示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之意。瘦筇 (qiong窮): 細竹杖。“天和樹色”句: 此處用唐人曹唐的詩《劉阮洞中遇仙子》極寫桃源仙境的清雅幽靜。青鸞: 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金釵十二行: 比喻家中姬妾之眾。這里則極言桃源洞中美女之多。巫山十二峰: 在四川、湖北兩省邊境的巫山中,并列長江兩岸,奇峰峭壁,連綿不斷。這里形容美女如云,排列兩旁,象巫山十二峰一樣引人注目。甍 (meng蒙): 屋脊。“舞低”兩句: 語出北宋晏幾道詞《鷓鴣天》。這兩句描寫狂歌艷舞,通宵不停。華胥夢: 意即虛無的夢境。華胥國是列子虛構的國家,一個最理想的太平世界。見《列子·黃帝篇》。南柯夢: 典出唐李公佐傳奇小說《南柯太守傳》。淳于棼醉臥堂東廡下,夢至槐安國,娶該國公主為妻,當了南柯太守。夢醒后尋至槐樹下,發現一大蟻穴,積土如城郭。諷刺了淳于棼不切實際的幻想。也流露出人生若夢,世事皆幻的消極情緒。非熊夢: 指周文王夢非熊而遇太公望的傳說。見《史記·齊太公世家》。舊時用以比喻帝王得賢臣的征兆。蝴蝶夢: 指莊周夢蝶的故事。《莊子·齊物論》:“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后人用以比喻浮生如夢。高唐夢: 傳說楚襄王游高唐夢見巫山神女的故事。高唐,戰國時楚國臺館名,在云夢澤中。見《文選》宋玉《高唐賦》。“文君”句: 卓文君,西漢臨邛 (今四川邛崍) 人,卓玉孫女,善鼓琴。新寡家居,因慕司馬相如的才學而與之相戀、私奔,一同逃往成都。“巫娥”句: 巫娥指宋玉《高唐賦》中的神女,后來成為美女的代稱。巫山神女與宋玉并無戀愛的故事,這里只是把巫娥比作美女,把宋玉比作才郎,用以形容郎才女貌的美滿姻緣。“鶯鶯”句: 崔鶯鶯和張生都是《西廂記》中的人物。“孟光”句: 梁鴻家貧,不慕豪勢。孟光年三十,不得賢如梁鴻者不嫁。后二人結為夫婦,每具食,孟光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見《后漢書·梁鴻傳》。陽臺云雨: 比喻男女幽會。陽臺,即楚臺。
劉阮天臺遇仙的故事,于 《名山記》、《天臺山志》中,均有記載; 南朝宋劉義慶的 《幽明錄》,北宋李昉等的小說總集 《太平廣記》,都曾收錄。但是、《誤入桃源》,對原來的故事并沒有如法炮制,而是既有繼承,也有創新。劇本給人物安排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讓天下之有情人永成眷屬。縱然人神有別,也要“再成就鳳友鸞交”,使“神仙眷依然匹配”。打破仙凡界限、人神界限,盡情地描寫和詠唱了男女之戀情。
第二折是劇中集中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抒發思想感情的重場戲,也是全劇藝術描寫的精華所在。和第一折充滿政治色彩和大量表白的內容相比,這一折別有洞天。作者在劉阮的隱居生涯中安排了一個人神相愛的動人場面,筆暢墨酣地寫了一段神仙的風流韻事。情景感人,文辭講究。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幅神仙戀愛圖,也是一篇人間歡樂章。既彌補了現實之不足,也喚醒了死滅的心靈。情滿篇,曲滿篇,辭曲滿篇寫真情。
全折選用“惆悵雄壯”的 【正宮】 宮調,由十五支曲子組成,樂曲旋律與戲劇內容密切結合。既有沿途景物的欣賞,也有對景抒懷的題詠。特別是對桃源仙境和劉阮與仙子戀情的描寫,可以說凝注了作者全部的感情。開始唱的兩支 【滾繡球】 表現了深厚的藝術功力。前曲文字優美,詩意濃厚,講究對仗,運用重疊,色彩鮮明地把山路的高險,環境的寂然,黃昏的凄涼,晚風的悲切,都形象逼真地描摹了出來,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引起無限的遐思。如果說前曲著力寫沿途的所見所聞,那么后曲則偏重于對景抒懷。面對“一溪流水綠,幾片落花紅”的宜人景物,通過題詠,抒發了內心無窮感慨。波濤洶涌,心潮難平。一方面是落花流水春去也,令人感傷; 一方面又是玉泉飛迸、蜂蝶成對,讓人欣喜。他既怨恨摧殘百花的一夜東風,又譴責“性輕薄亂飄零”的片片落紅; 既惋惜“兀的把春光斷送”,又慨嘆“歲月匆匆”,時不我待。感情凝重,詞采繽紛。
【倘秀才】 以下五曲“我這里長嘯時草木振動,悵望處風濤怒涌”,“盼不的漁家春水渡,聞不見僧寺夕陽鐘”。寫走投無路,前途茫然,既悲傷,又恐慌。但是,當一陣“環佩丁冬”之聲把他們帶進“霞光鳳馭,羽蓋霓旌,笙歌繚繞,珠翠妖嬈”的仙境時,則出現了另一幅景象:“花月神仙,晃動了文章巨公”,“你便鐵石人,也惹起凡心動”。這“風流陣”、“花胡同”里的“金釵十二行”,使他們如夢巫山神女。尤其是當“笙歌引至畫堂中”,面對著“紅遮翠擁”,他們更是“早忘卻更長漏永”。于是,兩個高蹈隱士,頃刻之間,頓起凡心,忘乎所以。
“仙洞成婚”的情節描寫是十分動人的。作者不僅工筆細描,突出刻畫了二位仙子的花容月貌,而且心領神會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她們的柔情蜜意; 不僅濃墨重彩地描繪了新婚宴上令人傾倒的難忘場面,而且極力渲染了花燭之夜的洞房氣氛。這令人銷魂的“幽歡密寵”、“主人情重”,折騰得兩位高人隱士神魂顛倒、心神蕩漾。尤其是那些“細腰舞,皓齒歌”,更使他們如醉如癡。就這樣,他們在虛幻縹緲中,獲得了感情的滿足,得到了精神的解脫。
那“一個個濃妝艷裹”早已使他們眼花繚亂,那“一對對妙舞清歌”越發使他們“忘懷昆仲”。如果說婚宴上的氣氛是歡快的,那末洞房內的情景則是熱烈的。“只鸞單鳳”一旦配為雌雄,其相愛之情、歡娛之狀,是無法用言辭表達的,豈止是“兩意初諧語話同”所能概括? 更能傳達出其熾熱戀情,更能給人留下想象余地的,恐怕還是那曲詞:“效文君私奔相如,比巫娥愿從宋玉; 似鶯鶯暗約張生,學孟光自許梁鴻。”這【二煞】 的曲詞惟妙惟肖,狀難寫之情如在目前,堪稱劇壇老手! 作者廣采博收,大量用典,語言高度凝煉,文辭十分典雅,大大增強了表達效果,增強了藝術感染力。《太和正音譜》說它“如長鯨飲海”實不為過。
這種廣采博收,吞吐豐富,不僅表現在曲詞的字里行間,也表現在人物的賦詩題詠。如第二折劉晨來到桃源仙境時吟詠的“天和樹色藹蒼蒼”一詩,就用了唐人曹唐的詩作 《劉阮洞中遇仙子》; 楔子中仙子餞別劉阮時所賦之詩“殷勤相送出天臺”,用的是曹唐的《仙子送劉阮出洞》詩; 第四折劉阮“再到天臺訪玉真”的賦詩,則用了曹唐的《劉阮再到天臺不復見仙子》詩。楔子中仙子的賦詩“人間無路水茫茫”,雖不是全部引用,也是對曹唐《仙子洞中有懷劉阮》一詩稍作變動,衍化而來的。至于曲詞中引用前人詩詞中的句子,更比比皆是。像“翠袖殷勤捧玉鐘”,“拚卻醉顏紅”,像“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采用的就是晏幾道《鷓鴣天》詞中的現成句子。值得稱賞的是,這種化用沒有使人產生辭藻堆砌之感,而更能顯出作者學識深厚、才思敏捷。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洪炳文·警黃鐘(第七出閨俠)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尤侗·讀離騷(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