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雜劇編·鄭光祖·縐梅香(第三折)
書生白敏中之父白參軍對晉國公裴度有救命之恩。裴將女兒小蠻許給白敏中為妻,賜玉帶一條,作為信物。裴、白去世后,白敏中到裴家認親,裴老夫人雖留敏中于后花園萬卷堂攻讀,卻只讓他們以“兄妹之禮”相待。但兩人一見鐘情。白敏中要回家拜掃,裴小蠻給他丟香囊一只挽留他。白敏中苦于佳期無望而一臥不起。樊素幫他給裴小蠻傳簡,并促成二人約會。白敏中平時雖然對裴小蠻朝思暮想成疾,但赴約時又礙于禮教十分恐慌。裴小蠻也一再變卦。在樊素竭盡說合下,二人剛要見面,不想卻被老夫人撞見,慌忙羞愧退卻。唯樊素不但不知罪,反而譴責老夫人過錯。老夫人命白敏中離去。裴小蠻贈白敏中玉簪一枝,金鳳釵一只,以示自己的堅定不渝。別后,白敏中進京赴考,一舉狀元及第,官拜翰林院大學士。皇帝賜婚,白裴成親。
(白敏中詩云) 萬籟無聲自寂寥,一輪明月上花梢。庭階佇立癡心望, 盼殺姮娥下九霄。 小生白敏中, 感蒙小姐不棄, 許我今宵赴約,這早晚還不見來。小娘子,你若不來呵,我這病覷天遠入地近,眼見的無那活的人也。(看天科,云) 日頭可也還早哩,我且看幾行書咱。天也,我有什么心腸看這書,這早晚不知是什么時候,我試試看咱。呀,才午時也。天也,偏生今日這樣長!我試吟詩咱: 讀書繼晷怕黃昏,不覺西沉強掩門。欲赴海棠花下約,太陽何故又生根? 呀,可早未時也,我且坐一坐。(坐科,云) 我怎生坐的住! 我再看咱。天也,可怎生還是未時! 我央及你咱,我與你唱喏,怎生不動? 我與你下跪又不動? 我與你下拜也不動? 呸!鰾膠粘住你哩,潑毛好無禮也。小生不才殺波,也是個白衣卿相。今日用著你,故意的不晚。你則道我不認的你哩,當日堯王時,有十個日頭,被后羿在昆侖山頂上,射落九個,止留下你一個。你曉來夜去,催迫了多少好人。你若是歡喜呵,腆看你那紅馥馥的臉兒; 你若是惱了呵,云生在東南,霧長在西北。你聽著,無端三足鳥,團團光閃爍。安得后羿弓,射此一輪落。呀,便好道人有善愿,天必從之。頭里未曾鬧他時,還是未時; 方才鬧了呵,可早日頭落了也。呀,鼓樓上可早發擂也,可早撞鐘也。小生在此,等候小姐,這早晚敢待來也。(正旦上云) 妾身樊素,我收拾下香桌兒了,請俺小姐燒香去來。我想白敏中可謂端謹之士,從見小姐,荏苒成病,幾乎喪命,將平日所學,一旦廢矣! 正好道只因天下美人面,改盡世間君子心。此事若非妾在其中說誘騙嚇,焉能成得。如今瞞著夫人,推燒夜香,看俺小姐和那生赴約去。正是: 一股金釵半邊鏡,世間多少斷腸人! (唱)
【越調斗鵪鶉】 想著那星斗文章,幾回家逢咱稽顙。只為那花月精神,一見了叫人斷腸。用了我說六國喉舌,下三齊智量,不甫能添了晚妝,推燒夜香,如此般月白風清,花濃氣爽。
【紫花兒序】 月溶溶梨花庭院,風淡淡楊柳樓臺,霧瀠瀠芳草池塘,如此般好天良夜。淑女才郎、相將,意廝投門廝對戶廝當,成就了只鳳孤凰。這一個夜月南樓,那一個窺視東墻。
【小桃紅】 那生敢倚書窗想象赴高唐,(白敏中向前摟旦科,云) 小姐,你來了也。(正旦慌科,云) 是誰? (白敏中云) 是我。(正旦唱) 嚇得我可撲撲小鹿兒心頭撞,偌早晚是誰人敢無狀,(白敏中云) 我則道是小姐來了。(正旦唱) 可怎生恁瘋狂。(白敏中云) 我不想是小娘子,你恕罪咱。(正旦云) 可早是我哩! 是夫人呵,可怎生了也。(唱) 若是俺夫人撞見如何講? (白敏中云) 是小生病的這般昏了也。(正旦唱) 便道是害的你神魂蕩漾,你也合將眼皮放開,你常好是熱蟒也沈東陽。
(云) 先生,你且在那廂等著,俺小姐便來也。(旦兒上,云)天色晚了也,我燒香去。(正旦云) 小姐,你燒香咱。(旦兒云) 樊素,將香盒兒來者。(正旦云) 小姐,香盒兒在此。(旦兒云) 我拈香咱: 此一炷香,亡過父親,早生天界; 第二炷香,愿在堂老母安康。(正旦背云) 我聽小姐這一炷香可愿誰? (旦兒云) 我沒的愿。(正旦去) 我與小姐說明。這一愿,則愿的俺小姐嫁一個風風流流、可可喜喜、標標致致好姐夫也,拖帶樊素咱。(旦兒云) 你看這賤人! (正旦向白云) 先生,那花陰之下,燒香的不是俺小姐? (白敏中云) 小生敢去也不敢去? (正旦云) 先生你去不妨。(白敏中云) 小生讀圣賢之書,夤夜與女子相期,莫是非禮么! (正旦唱)
【鬼三臺】 呸! 這的是赴約的風流況,須不是樂道的顏回巷。(白敏中云) 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正旦唱) 哎! 那里也歪談亂講。(白敏中云) 小生敢去么? (正旦云) 先生,我問你咱。(白敏中云)問小生些甚么? (正旦唱) 你因什么病在膏盲? (白敏中云) 小生則為小姐來。(正旦云) 你既為小姐呵,你過波去。(白敏中云) 是好月色也! (正旦唱) 百忙里賣弄什么風清月朗!(白敏中云) 我向小姐跟前去。怎么白般的那不動這腳步也? (正旦唱) 當初那不能彀時害的來狂上狂,不甫能得相見嚇的來慌上慌。(白敏中云) 見了小姐,不由的我心頭忒忒的怕將起來。(正旦唱) 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
(白敏中云) 過去不妨么? (正旦云) 你過去不妨事。(唱)
【金蕉葉】 這的是桃源洞花開艷陽,須不比祆廟火煙飛浩蕩。(正旦推白,云) 去! (旦兒叫云) 是什么人? (白慌科,云) 是小生。(正旦唱) 陽臺上云雨渺茫,可做了藍橋水洪波泛漲。
(旦兒怒科,云) 卻原來是白敏中。你既讀孔圣之書,必達周公之禮。你這般行逕,是何相待也? (白敏中云) 兀的不羞殺小生也。(正旦云) 呀,小姐變了卦也! 白敏中,你那背地里嘴那里去了? (唱)
【調笑令】 劈面的便搶,和俺那病襄王。呀,怎生來翻悔了巫山窈窕娘! 滿口兒之乎者也無攔當,用不著恭儉溫良,嚇的那有情人恨無個地縫兒藏。(帶云) 毛毛羞么? (唱) 羞殺我也傅粉何郎。
(白敏中云) 百忙中你也花白我。(正旦唱)
【禿廝兒】請學士休心勞意攘,俺小姐則是作耍難當。(旦兒打正旦科,云) 誰著你這早晚引將他來? (正旦云) 小姐休閃了手。(笑科,唱) 這的是我傳書寄簡請受的賞,誰承望,向咱行,倒有風霜。
(旦兒怒科,云) 這一場都是樊素辱門敗戶的小賤人。(正旦唱)
【圣藥王】他道是這一場、這一樁,都是這辱門敗戶小婆娘。(旦兒云) 我告夫人去也。(正旦冷笑科,唱) 殺人呵要見傷,拿賊呵要見贓。(白怕,跪科,云) 望小姐憐小生咱。(正旦唱) 請起來波多愁多病俏才郎。(出香囊科) (帶云)打脧,(唱) 這是誰與他的紫香囊?
(旦兒云) 好姐姐,我斗你耍哩。(正旦云) 我卻疼哩。(白起身科,云) 則被你嚇殺我也。(旦兒云) 有人來也。(夫人撞上,咳嗽,眾做慌科) (正旦唱)
【麻郎兒】 這聲音九分是你令堂,(夫人云) 這一定是樊素小賤人。(正旦唱) 呀,頭一句先抓攬著梅香。(旦兒慌科,云) 是誰? (正旦云) 小姐,悄悄的,是老夫人來了。(旦兒云)樊素,直被你引的老夫人來,可怎了也? (正旦唱) 你吵鬧起花燭洞房,自支吾待月西廂。
(旦兒云) 樊素,老夫人問我,可著我推什么? (正旦扯旦兒科) (唱)
【幺篇】 哎,不妨。(白敏中云) 小娘子可怎了也? (正旦指白科,唱) 莫慌。(指自科,唱) 我當。(夫人云) 先喚過樊素那小賤人來! (白敏中向旦云) 小姐,望你遮蓋俺咱。(正旦云) 小姐,你受責呵,理之當然,我可圖些什么來! (旦兒云) 罷么,好姐姐,你先過去,你自回的好著么。(正旦云) 由他,你兩個只在這里,我過去見夫人。若說得過呵,你休歡喜; 說不過呵,你休煩惱。(見夫人科) (夫人云) 小賤人跪者。(正旦跪科) (夫人云) 小賤人你知罪么? (正旦云) 我不知罪。(夫人打科,云) 這小賤人,你還說不知,你做的好勾當哩。(正旦唱) 親人女非比他行,家丑事不可外揚。(夫人云) 誰著你引著小姐,往后花園中,看白敏中去來? 你若實說呵,我便饒了你; 你若不實說呵,我打死你個小賤人! (正旦云) 誰見來? (夫人打科,云) 我親自撞見,你還強嘴! (正旦云)老夫人休打閃了手,此非妾之罪,皆夫人之過也。(唱) 你索取個治家不嚴的招狀。
(夫人云) 這小賤人,連我也指攀著。(正旦云) 請夫人息雷霆之怒,容賤妾陳是非之由。當日先相國臨終遺言,道夫人將小姐納白敏中為婿,為報參軍救死之恩。如違我之遺言,我死不瞑目。 言猶在耳, 白敏中到來, 不審夫人何意, 卻令小姐以兄妹之禮相見。既然如此,只合將白敏中送于別館安下,厚贐他還鄉,以絕其望。卻留在后花園中萬卷堂上居住,使佳人才子,臨風對月,心非木石,豈無所思。妾身之罪,固不可逃; 夫人之愆,亦不可免也。(夫人云) 我卻有什罪? (正旦云) 夫人有四罪。(夫人云) 我有那四罪? (正旦云) 不從相國遺言,罪之一也; 不能治家,罪之二也; 不能報白氏之恩,罪之三也; 不能蔽骨肉之丑,罪之四也。(唱)
【絡絲娘】 自尋思識禮義尊嚴使長,(云) 我想孟母為子三遷,陵母為子伏劍,陶母為子剪發,曾母為子投梭,古來賢者,后代揚名。(唱) 幾曾做這般出日腤臜勾當! (夫人云) 你這般說呵, 罷了那。(正旦唱) 罷不罷休不休乞個明降,(夫人云) 罷罷罷,這妮子倒連我也指下來,想起來則是我養女兒不氣長,都是我的不是了也。(正旦唱) 既恁的呵,只合著他兩個同歸鴛帳。
(夫人打科,云) 小賤人倒只由你那,我不饒你,與我喚過小蠻來? (正旦起,出見旦,云) 小姐,且喜老夫人將那棍子,則是滴溜溜的打在我這身上,被我比長比短,一遍說過了。老夫人如今叫你過去哩。(旦兒云) 羞人答答的,怎么去見母親! (正旦云) 娘跟前,有什么羞! 你見去則閉了眼者。(旦見夫人,跪科) (夫人云) 好小賤人,你羞么,我怎么抬舉你來? 豈不聞男婚女配,古之常禮。你今日做下這等勾當,我是個不戴頭巾的男子,兀的不氣殺我也! (做喝科,云) 小賤人,且回房中去,明日和你理會! 喚過那小禽獸來! (旦下) (正旦見白科,云) 先生,俺小姐招了也,老夫人著你過去哩。(白敏中云) 小生惶恐,怎么見老夫人! (正旦云) 不妨事,休佯小心,老著臉子過去。(白見夫人科) (夫人云) 小禽獸,你羞么,怎么做那讀書人! 我著你兄妹為之,卻做下這等勾當。有那般賢明父母,生下你這不肖兒男。我待聲揚呵,知道的是你個小禽獸無理,不知道的說俺家忘了人大恩。我若不看你那亡過的父親面呵,喚宅院里人來打壞了你。等到天明鐘聲罷,便離了我家去。呸! 小后生家不存心于功名,卻向那女色上留心,我看你再有什么臉見我來!(下) (正旦背聽科) (白敏中云) 羞殺我也。這里不可久留,等待五更鐘聲罷呵,便索離他家門去也。(正旦云) 先生,你休煩惱。(唱)
【雪里梅】 你好壯臉也畫眉郎,(白敏中云) 都著你的道兒。(正旦唱) 并不曾千多口小紅娘。(白敏中云) 我這里不敢再住,須索上朝應舉去也,你叫小姐見我一面兒去也好。(正旦唱) 俺小姐道足下不須悒怏,好事也從來魔障。(帶云) 俺小姐道來。(唱) 只教你把心放長。
(白敏中云) 小姐既有此心,休奚落我也。(正旦唱)
【青山口】 哎,不妨、不妨,你走將來效鸞凰,女孩兒須是慌。(白敏中云) 這都是小生命薄,偏生逢著夫人走將來的快也。(正旦唱)左想右想全不想,可可的老夫人偏撞上,你便有口呵怎對當,好羞做這場。叫你收拾書箱,打迭行裝,便赴科場,獻策君皇,兩袖天香,一部笙簧。宴罷瓊林出建章,車蓋軒昂,祗候成行,鄉也么鄉卻還鄉,堂也么堂拜高堂。子母商量,舊約難忘,錦屏前花燭輝煌,那時節也替我撮合山妝一個謊。
(白敏中云) 小姐別有什么囑咐小生的言語? (正旦云) 小姐贈于足下玉簪一枝,金鳳釵一只,你知道其意么? (白敏中云) 不知。小姐送我玉簪金釵,卻主何意? (正旦唱)
【收尾】 俺小姐情堅如碧玉簪,心赤如黃金鳳,意不別你個白衣相。(白敏中云) 小姐還有什么吩咐小生來? (正旦云) 呀,爭些兒把來忘了。(唱) 兩件事教先生行拜上。(白敏中云) 哪兩件事那? (正旦云) 小姐道,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題名,可早來呵! (唱) 做俺這有情的相國狀元郎。(白敏中云) 那一件卻是什么? (正旦云) 則不要教人罵你,(唱) 罵你做薄幸的長安少年黨。(下)
(白敏中云) 天色明了也,小生收拾行裝,求取功名,走一遭去。(詩云) 才見開花驟雨催,團圓明月忽云迷。漁翁偶入荷花蕩,打散鴛鴦各自飛。(下)
晷 (gui鬼): 日影,引申為時光。唱喏 (re若): 舊時男子所行的一種禮節,給人作揖同時致敬。潑: 咒罵之詞,含有惡劣、卑賤的意思。毛團: 此指太陽。白衣卿相: 即沒有功名的書生。古代平民穿白衣。堯王:古代傳說中的部族領袖唐堯。后羿 (yi憶): 又稱夷羿,傳說中夏代東夷首領,善射,曾射掉九個太陽。稽顙: 古時的一種跪拜禮。三齊: 秦朝滅亡后,項羽把原齊國故地分給齊王族人田都、田市、田安,史稱三齊。本句是有智慧的意思。弋: 用繩系在箭上射。彀: 同“夠”。藍橋: 在陜西省藍田縣藍溪之上。相傳其地有仙窟,為唐人裴航遇仙女云英處。傅粉何郎: 三國時何晏,姿容美麗,面白如飾粉。后遞用“傅粉何郎”,泛指美男子或指喜愛修飾的年輕男子。花白: 搶白、諷刺。打脧 (suo唆): 看。贐 (jin盡): 贈給別人路費或禮物。“孟母”句: 戰國時代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孟子,小時候他母親注意環境對他的影響,為使他受到良好教育,曾連續搬家三次。詳見 《列女傳》。“陵母”句: 楚漢之爭時,王陵以兵附劉邦,項羽得其母使招陵,母為使王陵專心事劉,伏劍自刎。“陶母”句: 東晉陶侃少時家貧,同郡人范逵前來投宿時,陶母剪下頭發,賣錢買米,招待來客。詳見 《世說新語·賢媛》。“曾母”句: 春秋末期孔子學生曾參,年少時,曾有三人連續告訴他母親說: 曾參殺了人。其母丟下正在織布的梭子,逾墻逃跑了。畫眉郎: 西漢京兆尹張敞,與妻子感情很好,常為她畫眉,傳為美談。詳見 《漢書·張敞傳》。建章: 西漢宮殿名。后來泛指宮殿。鳳墀 (chi池): 宮中的臺階,此指考中得官。雁塔題名: 唐代新科進士,都在長安雁塔題名留念。后來指代考中。
《縐梅香》是鄭光祖的一部愛情劇, 被稱為“小西廂”。 它描寫樊素傳柬,從中撮合,幫助白敏中和裴小蠻戀愛成功的故事。反映封建社會青年男女要求戀愛自由和反抗封建婚姻制度的愿望。此劇尤其歌頌了紅娘式的人物樊素堅決支持戀愛自由,不屈于封建禮教的叛逆精神,突出她善良大膽、敢作敢為的優秀品質。
劇本依照元雜劇慣例,凡一本四折,一個楔子。高潮在第三折,寫白、裴二人約會,共十三支曲子。前三支曲子寫白敏中等待赴約的焦灼心情,有一段較長的心理描寫,寫得妙趣橫生。白敏中思念裴小蠻,一日忘餐,二日廢寢,三日成病,倘若今日裴小蠻不來,他病愈重,“眼見的無那活的人也”。可見,這次赴約對他至關重要,也是他朝思暮想的。他從午時就等待晚上的約會,無心思讀書吟詩,看幾行書就瞅瞅日頭,日頭仿佛生根,紋絲不動。他與日頭唱喏,跪拜,都無濟于事, 一怒之下便怨恨、 詛咒日頭。 根據古代優美的傳說, 揭日頭的短,說它不過是堯王時十個日頭中,被后羿射中九個,剩下的那一個。說它曉來夜去,催迫了許多好人,說它喜怒無常等。從而把等待的焦灼煩惱全轉嫁于太陽,對太陽詛咒愈甚,愈能襯托他焦灼的心理,難怪樊素一到,他誤以為小姐,“便向前去摟”。寫得天真拙樸,癡迷心誠,表現了在封建禮教壓抑下,青年人對愛情的饑渴。這三只曲子還體現出樊素對白、裴二人戀愛所起的撮合作用。她同情白敏中的苦衷,見他臥病不起而“教人斷腸”,她就熱心成全他們,費盡“說六國喉舌,下三齊智量”,才想出讓小姐借燒夜香之機與白敏中相會的主意。她是為了“成就了只鳳孤凰”。樊素熱心助人,別無他求,顯出了很高尚的品質。
中間五支曲子,寫白、裴相會。盡管白敏中熱烈渴望獲得愛情,這本來合乎人性; 盡管他平日思念小姐幾乎斷了性命,可是一旦需要他大膽行動,他卻礙于封建道德的束縛,而一再退縮。明明看到花陰下朝思暮想的小姐,卻一連三次問樊素“敢去不敢去”,“過去不妨么”,并且“百般地那不動這腳步”。當小姐矯情斥責他時,他很慌亂,感到羞愧。白敏中的這種心理,與前三支曲中等待相會的焦灼,判若兩人。這正暴露了他內心的矛盾。他一方面想爭取戀愛自由,一方面丟不掉“圣賢之書”的教誨。他正常天性的一方面要追求愛情,而在“禮”的面前卻又有一種深重的罪惡感。這正是那個時代進步青年的困惑和不可逾越的時代局限性。裴小蠻和他一樣,一方面丟香囊、訂約期,一方面又出爾反爾,幾度變卦。斥責白敏中“你既讀孔圣之書,必達周公之禮,你這般行徑,是何相待也”。怒罵樊素“這一場都是樊素辱門敗戶的小賤人”。樊素則鼓勵他們的行動,并對他們的軟弱和作假加以嘲笑。當白敏中一再猶豫不決,不敢靠近小姐時,樊素啟發他:“你因什么病在膏盲。”并一再鼓勵他過去,說“你去不妨”。白敏中急忙挪不動步時,她嘲笑他“當初那不能夠時害的來狂上狂,不甫能得相見嚇的來慌上慌”,“見他時膽戰心驚,把似你無人處休眠思夢想”,一針見血指責他的軟弱無能。對小姐的指責她,她說:“這的是我傳書寄簡請受的賞,誰承望,向咱行,倒有風霜。”口齒伶俐也一點不示弱。在小姐反悔退縮的關鍵時刻,她便當機立斷,拿出小姐給白敏中的香囊問:“這是誰與他的紫香囊。”十分聰穎果敢地切斷小姐退縮的后路。使樊素形象愈見可愛和豐滿起來。樊素形象光彩奪目之處,還集中表現在第三折最后的五支曲子中。
從最后五支曲子看出劇情發生突變。白、裴二人眼看要花下相見了,突然讓老夫人上場,攪亂了清靜的場面,每個人都分外緊張起來,使性格得到充分展示。老夫人是“不戴頭巾的男子”,可見厲害,她是封建禮教的代表者。白敏中嚇得不知所措,求小姐遮蓋,驚慌羞怯,只想逃脫,說明他還沒完全意識到自己爭取戀愛自由的正義性,總感到理屈,行為不正。小姐也只是羞愧,尷尬。只有樊素敢于挺身而出為保衛他們的愛情而斗爭。她有股大丈夫氣概,敢做敢當。她要他們“莫慌”,說“不妨”,“我當”。她這種勇敢精神來源于她對自己所做所為的清醒的認識,認為自己是正當的。所以老夫人問她知罪不,她斬釘截鐵回答:“我不知罪”。態度明朗,絕不如白、裴二人的含混和怯懦。不但如此,她還敢指責老夫人有四罪。指責老夫人不替兒女著想,要求老夫人成全白、裴二人美滿的婚姻,“只合著他兩個同歸鴛帳”。樊素的確是那個時代先進女性的光彩奪目的形象。也是本劇的主角。此劇因為有了她而大大生輝。
這一折結構跌宕起伏。前三支曲子較舒緩平和,妙趣橫生。只白敏中一人上場。中間五支曲子,劇情逐漸緊張,充分刻畫人物心理的矛盾。已有白敏中、樊素和裴小蠻三人出場和三人的交鋒。后來五只曲子情節突變而且更趨緊張。此時老夫人也登場,四人處尷尬局面。收尾處算對白、裴二人作個交待,使人感到有所希望。既表現出裴小蠻對愛情追求的更大膽,也寫出她對白敏中進京赴考的擔憂,因此囑咐他不要變心,這正是當時婦女地位低下、不能獨立自主的表現。
《縐梅香》受 《西廂記》影響, 不僅表現在劇情和人物形象塑造上,而且表現在藝術風格上和反封建禮教的主題上。但它的整個劇情似乎比 《西廂記》單純、集中,作者更注重對人物心理的細膩刻畫。另一個很大不同之處,是劇本突出了紅娘式的人物,以樊素為主角,自始至終的曲子由她一人唱。這可能是因為作者更偏愛敢于大膽反對封建禮教的女性。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葉憲祖·鸞鎞記(第十七出鎞訂)
下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李玉·一捧雪(第二十三出邊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