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馬致遠《江州司馬青衫淚》原文與翻譯、賞析
【梅花酒】 我只待便摘離,把頭面收拾,倒過行李。休心意徘徊,正愁煩無了期。(旦云) 單俫沉醉睡著,妾隨相公去罷。(唱) 恰相逢在今夕,相公你還待要候甚的?和俺有情人一搭里。那單俫正昏睡。囫圇課你拿只,江茶引我抬起,比及他覺來疾。
【收江南】 我教他滿船空載月明歸,三更難撥棹歌齊。我把這畫船權做望夫石,便去波莫遲,卻不道五湖西子嫁鴟夷。
【水仙子】 再不見洞庭秋月浸玻璃,再不見鴉噪漁村落照低; 再不聽晚鐘煙寺催鷗起,再不愁平沙落雁悲;再不怕江天暮雪霏霏,再不愛山市晴嵐翠;再不被瀟湘暮雨催,再不盼遠浦帆歸。
【太清歌】 莫不是片帆飽得西風力,怎能夠謝安攜出東山妓?此行不為鱸魚膾,成就了佳期,無個外人知。那廝正茶船上和衣兒睡,黑婁婁地鼻息如雷。比及楊柳岸秋風喚起,人已過畫橋西。
【二煞】 咱兩個離愁雖似茶煙濕,歸心更比江流急,離江州謝天地。出煙波漁父國,遮莫他耳聽春雷,茶吐槍旗。著那廝直趕到五嶺三湘建溪,干相思九萬里。
【鴛鴦煞】 若不是浮梁茶客十分醉,怎奈何江州司馬千行淚。早則你低首無言,仰面悲啼; 暢道情血痕多,青衫淚濕。不因這一曲琵琶成佳配,淚似杷推,險添滿潯陽半江水。
這六支曲子是全劇的高潮轉折,一氣呵成,節奏明快,情緒歡暢。寫裴興奴在絕望之時,卻意外地與白居易重逢。她義無反顧,行動果決,棄茶商而奔白居易。這些情節是白居易原詩中完全沒有的,現實生活中也是不可能有的,完全是馬致遠的虛構。
趁茶商醉倒不醒,興奴立即收拾了行李首飾,隨白居易上船。看到白居易一時的遲疑,她干脆地勸他: “休心意徘徊”,別拿不定主意,“相公你還待要候甚的?和俺有情人一搭里。” 十分有決斷,絕不讓這機會失之交臂,否則那只能 “愁煩無了期”。為了鼓勵白居易,她還把自己與白居易的諧逃與當年范蠡與西施泛舟太湖的佳話相比。興奴雖不戀茶商家生活的富足,但也深知白居易這些讀書人的清貧。因此,既不忘了 “收拾頭面,倒過行李”,也不忘了拿著 “囫圇課 (銀元寶)”,甚至揣走了江茶引 (執照),表現了她沉著、果斷的性格。
【水仙子】 一曲中,作者一連用了七個排比句,這既表現了裴興奴對做 “商人婦” 的痛恨與決絕,也表現她脫離了這種境地的無限歡欣。
最后三支曲子情緒歡樂,一掃以前的悲愁,滿含著與命運抗爭勝利后的喜悅,也抒發了裴白二人對新生活的向往和急切,更對茶商極盡了嘲笑。其實這也正是馬致遠一班文人士子對巧取豪奪、粗鄙貪婪的商人們的憤恨。在元代士子文人的地位十分低下,仕途失路,升遷無望,而商人們靠著幅員廣大,商路發達,暴發得財,買官鬻爵,成為社會上的得勢者。馬致遠此作也正為士子文人出一口惡氣罷。
《太和正音譜》 把馬致遠的曲作列為群英之首,稱他: “馬東籬之詞如朝陽鳴鳳。其詞曲雅清麗,可與 《靈光》、《景福》 而相頡頏,有振鬣長鳴、萬馬皆喑之音。又若神鳳飛鳴于九霄,豈可與凡鳥共語哉?” 這些話籠統抽象,不無偏頗,但馬致遠的曲文確實有不凡的語言特色。既有疏宕灑落之風,也不失委婉細膩之致。如 【水仙子】 一曲七個排比句,每一句都可視作一幅滿含詩意的佳景,達到了很高的審美效果。只是由于觀看的人當時心情悲苦,因而這種種美景卻導致了一系列痛苦的記憶,所以被觀看者堅決地摒除。實際上,另換一種心情,又何嘗不能作為二人美滿生活的見證呢?所以彼時彼地裴興奴口里意氣地說出 “再不見” 時,可以感到作者不無調侃的機趣,意味雋永。
上一篇:《櫻桃園》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沙門島張羽煮海》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