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宋代劇曲·元代雜劇·佚名《包待制陳州糶米》原文與翻譯、賞析
【牧羊關】 當日離豹尾班多時分,今日在狗腿灣行近遠,避甚的馬后驢前。我則怕按察司迎著,御史臺撞見。本是個顯要龍圖職,怎伴著煙月鬼狐纏?可不先犯了個風流罪,落的價葫蘆提罷俸錢。
【隔尾】 聽說罷氣的我心頭顫,好著我半晌家氣堵抵口內言。直將那倉庫里皇糧痛作踐,他便也不憐。我須為百姓每可憐,似肥漢相博我著他只落的一聲兒喘。
包拯到了陳州地面,讓隨從張千先行進城,自己扮作莊稼老漢,私行察訪。路遇妓女王粉蓮正追那逃跑的驢子。包拯為她籠住驢子,向她打聽消息,盡知劉得中、楊金吾在陳州抬高糧價,大秤進、小斗出等坑害百姓的勾當,以及嫖娼宿妓等胡作非為。王粉蓮還要他牽著驢,送她到劉、楊二人處赴宴。為了多打探些情況,包拯只好同意為她牽驢。聽到劉、楊二人的惡行,包拯非常生氣,同時又為自己居然替妓女牽驢,感到十分尷尬。【牧羊關】 寫他十分無奈、很有顧忌的心理活動。首二句為對偶句,“豹尾班” 對“狗腿灣”,“多時分” 對 “行近遠”。“豹尾” 應指豹尾車,天子出巡,最后一車飾有豹尾,稱 “豹尾車”,豹尾班指跟在天子儀仗后的一班大臣們。“狗腿灣” 是陳州的一個地名,王粉蓮的住處,包拯正在那里遇見了她。這兩處地方真是天差地別,用以對比,產生一種喜劇效果。第三句 “避甚的馬前驢后”,說他為妓女賣力,跑前跑后。“避甚的” 三字,是包拯的自我調侃,更讓人會心一笑——鐵面包公居然為妓女牽驢,真是荒謬絕倫。在平時,王粉蓮反過來為包拯牽驢,那也是萬萬辦不到的。但為了辦案,包公只好委屈了。“我則怕” 以下幾句寫他的心理活動,他很怕在這個時候遇見同僚,造成誤解。“按察司” 和 “御史臺” 都是負責監察的衙門,要是讓他們撞見了,還以為龍圖閣學士與一個煙月妓女廝混,不但丟臉,還犯下了風流罪過,說不定稀里糊涂給罰了俸錢。在狗腿灣當然不可能撞見按察司或御史臺的官員,這只是包拯的一個假定,仍然是對自己目前尷尬處境的調侃。這支曲寫了包拯的內心活動,同時也勾畫出他詼諧幽默的性格。
包拯為王粉蓮牽驢,是為了看劉得中與楊金吾押在王粉蓮那里的御賜紫金錘,當王說跟著她就能看到時,包拯禁不住怒從心頭起。【隔尾】 第一二句寫他的怒氣。他氣得心頭發顫,一口氣堵住嗓子眼,說不出話來。形容真切,生動地寫出老年人氣極時,一時張嘴說不出話的樣子。他氣的是貪官們為私利糟蹋國家倉中糧食,氣的是他們不顧百姓們的死活,趁災害發不義之財,使百姓的災難雪上加霜。他決心要為百姓出這口惡氣。“似肥漢相博我著他只落的一聲兒喘” 是說包公要處罰貪官,要他們失去一切,兩手空空,“只落的一聲喘”。這一比喻很生動,兩個肥胖的漢子相博,會累得氣喘吁吁,卻未必很快分出輸贏,“只落得一聲喘” 就會是相搏的結果。用此比喻包公將給貪官們的一個兩手空空的下場頭,很令人解氣。貪官們不是為了財嗎?不是為了財可以喪盡天良嗎?如今叫你什么都得不到! 同時,“一聲喘”也與第一二句呼應: 前者描寫包公氣得說不出話,后者叫貪官們只落得一聲喘氣,都在一個 “氣” 字上做文章,如此前后照應,產生很好的藝術效果。
《陳州糶米》 多角度地刻畫了一個大公無私、一心為民的清官形象,而這個形象又是如此豐滿,如此有光彩,絕不是一個概念化的人物。除了寫他具有清官的公正廉明、疾惡如仇的品質外,還寫了他豐富的內心活動,和他詼諧幽默的語言,讓人感到他其實是個可親可近的老人。這兩支曲是他的心中感情的吐露,語言生動又諧趣,情感的曲折起伏很有邏輯性,是值得細細品味的。
上一篇:《包待制智斬魯齋郎》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博笑記·乜縣丞竟日昏眠》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