晝夜樂憶別
洞房記得初相遇,便只合長相聚(1)。何期小會幽歡,變作別離情緒。況值闌珊春色暮(2),對滿目亂花狂絮。直恐好風光,盡隨伊歸去(3)。 一場寂寞憑誰訴,算前言總輕負。早知恁地難拼(4),悔不當初留住。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一日不思量,也攢眉千度(5)。
【解析】這首詞以女主人公之口敘述了她的有著短暫的歡樂和無盡的愁怨以及悔恨的愛情故事。閨怨詩多寫情思,寫懊悔之情,實在是別開生面。詞的上片追憶當年的歡會別情。女主人公和她的情人初次相會,便作“幽歡”,二人山盟海誓,只愿“長相聚”。但在封建社會里,他們的這種大膽而熱烈的愛情絕難為社會、家庭所認可。沒有想到由于形勢所迫,“小會”之后即作長離永別。分別之時,正值暮春,所見的是殘花敗落飄散,狂絮隨風顛舞,春色已衰落不堪入目了。這里已經通過春去,暗寫“人別”了。結束兩句,又直接點出:美好的春光在她的感受中已經隨他而去了,從此自己心中便已沒有惹動情思的美好春光了。寫春去即為人去,寫惜春即為惜別,思念之情強烈而又含蓄。下片寫別后的孤寂悔恨。起句:“一場寂寞憑誰訴”承上啟下。言春歸人去之后便生孤獨寂寞之感,而孤寂的原因不便與人說明,也無法向人傾述,只能深藏于心中。正因為有此種苦悶,便生悔恨之心。“相聚”、“幽歡”時的“前言”已輕易地背離拋棄了。早知離別后感情上會如此痛苦,就應當不顧一切地將其留住。此事當初沒有想到,結果便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悔恨。接著,又以“其奈風流端正外,更別有系人心處”二句補寫了自己“悔”之原因,即他不僅風流可愛,品貌端正,非一般男子所能比而外,還只是她才能體味得出而或只能意會不能言傳,或雖能言傳但羞于言傳,不便說出的諸般好處。情人如此柔情引人,怎不令人眷顧?結句自然引出了深重的憂愁之況。不思量尚且愁眉緊鎖千次,那么每日思量,況且思量百次、千次又當如何呢?不說便也可知。由此可以想見她思念之深,思念之切了。相思的情致,描摹得真是透徹。
上一篇:經典《春雪》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