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耳
采采卷耳(1),不盈頃筐(2)。嗟我懷人(3),彼周行(4)。陟彼崔嵬(5),我馬虺隤(6)。我姑酌彼金罍(7),維以不永懷(8)。陟彼高崗(9),我馬玄黃(10)。我姑酌此兕觥(11),維以不永傷(12)。陟彼砠矣(13),我馬瘏矣(14)。我仆痛矣(15),云何吁矣(16)!
【譯詩】採擷那卷耳採了又採,採得的卷耳不滿一筐。思念起我那遠方的親人,暫且將筐兒放在路旁。 你現在登上了哪一座高山?驃壯的馬兒也許有了病變為了不如此沉痛地思念我,你飲盡了一杯又把另一杯斟滿。 你現在登上了哪一座山崗?驃壯的馬兒也許病在他鄉?為了不如此沉痛地思念我,你飲盡了一觥又斟滿了另一觥。 你是否已經踏上了亂石的山路?驃壯的馬兒也許會一病嗚呼!仆人也說不定三日病倒,思念你呀!令我多么痛苦!
【解析】此詩《詩序》以為“后妃之志”,以為“后妃輔君進賢作”,朱熹以為“后妃所自作”,并說“可以見其貞靜專一之至矣。”然而,他并沒有什么根據,于是又推測說:“豈當文王朝會征伐之時,美里拘幽之日而作歟然不可考矣。”其實,這“貞靜專一”之美德并非唯后妃有之;后妃之“貞靜專一”之德恐多亦拘于權勢,否則宦官們何以遭受閹割之災。有人說詩中有仆有馬,有兕觥金罍,必是大夫。此說未必不對,然而,分析詩并非考證歷史,為諧“岡”與“黃”二字之韻,拈來“兕觥”,誰曰不可?曰仆痛曰馬瘏,不言“懷人”染病,心之所不忍,未始不是一種表達方式而已。
上一篇:經典《盧綸》詩詞解析
下一篇:經典《厲鶚》詩詞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