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崔顥·行經華陰》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這首詩敘寫作者經過華陰,有感于自然的偉大雄奇,個人渺小而產生的擺脫追求名利的思想。
原文
岧峣太華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②。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③。
河山北枕秦關險,驛樹西連漢畤平④。
借問路傍名利客,何如此處學長生!
注釋
①華陰:指華山北面。 ②岧峣:高峻。太華:即西岳華山,在陜西華陰縣南。咸京:咸陽。三峰:華山的蓮花、明星、玉女三峰,為華山三大高峰。削不成:人工難于削成。這是突出其高陡而險。 ③武帝祠:即河神巨靈祠,漢武帝時立。古代神話說華山和首陽山相連,黃河到這里要繞道而過,巨靈神一手掰開華山,一腳踩走首陽山,讓黃河有出海之路。巨靈祠為此而立。祠在仙人掌之下。仙人掌:山峰名(據說山峰上有一巨掌痕跡),即巨靈神掰開華山時手印,具有五指。 ④河山:黃河、華山。枕:臨,靠近。秦關:指函谷關。一說泛指秦地關塞。漢畤:漢代天子祭天地五帝的固定場所。秦時有鄜畤、密畤、上畤、下畤,漢高祖又設北畤,共五畤。
賞讀
詩的前六句寫景。首句總寫華山氣勢不凡,暗寓神仙巖穴勝過王侯京師之意。以下五句則轉入分寫,寫華山主峰的高峻陡峭,寫華山的景色美妙,寫華山地理位置的重要。前六句寫景有總有分,有遠有近,有眼前所見,有心中所想。在純乎自然的寫景中,又寄寓了自然勝于人力,出世歸隱勝于追逐名利的旨意。結尾二句是作者的抒情之語,是作者見到華山的崇高形象和飄逸出塵的仙跡靈蹤而產生的感情變化。詩人感嘆自己沒有必要勞苦辛酸地奔波于坎坷仕途,而這種感情作者又不是直接說出,而是采用勸說別人的口吻,顯得隱約含蓄。
這首詩寫景雄渾壯闊,景中含有深意,景情過渡自然圓潤。
上一篇:《唐詩·元稹·行宮》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先秦詩歌·《召南》·行露》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