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杜牧·寄揚州韓綽判官》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題解
揚州歷來繁盛,唐朝更是如此。韓綽不知為何人。杜牧曾在江南任職,此詩為離開江南時所作。在這首詩中,詩人創造了一個朦朧絕美的氛圍,道出思念友人的縷縷真情。
原文
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②。
注釋
①韓綽:其人不詳。 ②二十四橋:在揚州城西門外,因曾有二十四美人于橋上吹簫,故名。一說即吳家磚橋,又名紅藥橋。一說揚州有二十四座橋。清梁章鉅《浪跡叢談·二十四橋》還列舉了二十四橋中二十一座橋名。玉人:指揚州歌伎。
賞讀
首句描寫了山清水秀、綽約多姿的揚州風貌。“隱隱”道出山之高遠,“迢迢”寫水之悠長,“隱隱”“迢迢”連綿不斷,無休無止,其景渺蒙;山高水長,友人不得相見,更顯朦朧。第二句寫秋盡的江南。時已深秋,江南該是如何?可能是詩人正處于草木蕭條之地,顯然格外眷戀江南青山綠水。但詩人只以“草未凋”來寫江南景色,勾畫了一個朦朧大景,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余地。第三句顯然是詩人回憶在揚州時的景象。二十四橋,一說揚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橋,一說為吳家磚橋,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簫橋上而得名。皓月照古橋,半明半暗,風景縹緲。再加上優美的傳說,更使景色迷人,意境朦朧。尾句中“玉人”既可指美麗潔白女子,又可比喻風流俊美的才郎。指美女,結合二十四橋上古老傳說,古橋、明月、玉人、簫聲都那么悠遠迷蒙,令人想往;指才郎,是從贈詩寫法及“教”來推得,應指朋友韓綽,如此問候,既顯韓綽風流倜儻又顯兩人情深。不管指誰,從本句可看出詩人有過“玉人教吹簫”的經歷,這是寫對風流才子放蕩行為的感喟,還是寫對江南美景的向往之情?這一切又似是而非,令人難以琢磨。
這首詩可謂山朦朧,水朦朧,橋朦朧,月朦朧,玉人更朦朧,在這朦朦道出與友人的朦朧深情。
上一篇:《唐詩·張泌·寄人(其一)》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
下一篇:《漢魏六朝詩歌·庚信·寄王琳》詩詞原文|題解|賞析|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