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馬長城窟行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
往謂長城吏: “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 ”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
作書與內舍: “便嫁莫留住。
善侍新姑嫜,時時念我故夫子。”
報書往邊地: “君今出語一何鄙!”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
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br>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
《飲馬長城窟行》是樂府古題,屬“相和歌辭”。漢人古辭云:“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夢見在我旁,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桔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惫呸o全是思婦口吻,不過是說征戍之客至長城而飲其馬,婦人念其艱辛,故有是作。陳琳的這篇新作顯然不同于古辭,一則主要為戍卒立言,兼及婦人之思,二則徑言秦人苦長城之役,大大深化了舊題的思想意義。史稱魏世樂府多文士摹擬之作,但摹擬中亦往往有所創作,即所謂“借古題,寫時事”。陳琳此作明寫秦人筑城之苦,實則隱指漢末戰亂頻仍、徭役繁苛的種種“時事”,堪稱“擬古”而不“泥古”的一篇杰作。
陳琳這首詩繼承了兩漢樂府長于敘事的優良傳統,尤善于通過對話塑造人物,抒發感情。通觀全詩,基本上有兩部分對話構成,前一部分是太原戍卒與長城守吏的當面質問,后一部分是太原戍卒與內舍妻子的書信寄答。兩個部分之間插入數句旁白穿針引線,遂使全詩連綴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現在就這個整體加以分析,大抵可以劃分為四個段落。
開端十句為第一段。起首二句點題直入, “飲馬長城窟,水寒傷馬骨”,既交待時地、人事,也兼發感慨。所謂“水寒傷骨”,不但指馬,實亦指人。人在苦寒的邊地筑城,故而產生了歸鄉之思,并由歸思引出了與長城守吏的一番對話?!吧髂籼洹保@是戍卒懇求監工官吏的話,要他開恩早日放自己歸家,語氣十分恭謹,但也透露出內心的焦急與義憤。殊料戍卒陪盡小心所換來的,仍是監工官吏的迎頭喝斥: “官作自有程,舉筑諧汝聲!”這意思是說,你只配去埋頭干活,官家的事何用你來管。戍卒聽罷,自然不勝憤慨, 爭辯說: “男兒寧當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長城!”“怫郁”即煩悶,整天忍氣吞聲、挨餓受凍地筑城,戍卒們如何能不“怫郁”?這兩句話容易被誤解,以為作者意在表現戍卒的男兒氣概,其實不然,這里不過是一種選擇性的反詰語。以怫郁筑城與格斗而死作比較,寧取后者,不取前者,說明戰場格斗亦是死,怫郁筑城亦是死,而后者為期漫長,尤讓人不堪忍受。只看字面,無一字明寫筑城之苦,但細味戍卒之言,卻又無一句不是對筑城苦役的控訴。
“長城何連連”以下四句為第二段,這是作者的旁白。 “長城何連連,連連三千里”,疊用“連連”二字,極言長城綿延不絕。 “三千里”亦泛指其長,從而點醒筑城工程浩大,告竣無期,而戍卒們勢必生還無望。戍卒們不得生還,這就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問題: “邊城多健少,內舍多寡婦?!薄敖∩佟痹谕猓r事生產將大受影響,這且不說。只說這么多婦女獨守空幃,日夜惦念邊城丈夫的生死,這個事實本身就夠讓人痛心的了。何況邊城戍卒大多生還無望,那么又會有多少家庭要淪落到妻離子散的悲慘境地啊!作者的旁白不僅直接揭示出戍卒必死邊地的絕望處境,而且引導讀者把目光轉向“內舍多寡婦”,為她們的命運進行思考。這一切做法又全是為下文的兩次書信寄答鋪墊情由,渲染氛圍。
接下來“作書”與“報書”共六句為第三段。戍卒“作書”囑內舍妻子現在就可以改嫁,毋須再遲疑,又囑改嫁后好好侍奉新公婆,也要時時關心我們的孩子。話說得很冷靜,很周全,似乎無所動心,但揆之常情,此時戍卒該是面如死灰、肝腸寸斷的吧。唯其因為戍卒強抑住感情的閘門,才使讀者愈發感受到了他心中的巨大悲哀。妻子“報書”只歸結為一句話: “君今出語一何鄙!”“ 出語何鄙”者,蓋指問戍卒何出“便嫁”之語也。對于這一段話,清張玉榖在《古詩賞析》中有極精彩的批語,他說: “‘作書’六句,第一番書信寄答,俱用明點,而去書但囑‘便嫁’,來書但責‘何鄙’,以不忍斥言必死邊地也。 ‘善侍’二句,就囑妻中并含念父母意?!贝苏f可謂妙解作者運思之苦心。
篇末十句為第四段,寫第二番書信寄答。前六句乃戍卒寄詞,重申前意,以解“何鄙”之疑。 “身在禍難中,何為稽留他家子?”“他家子”指妻,以己身遭罹“禍難”,故不忍稽留,故囑妻“便嫁”。所謂“禍難”,非但指邊地苦寒,戍卒唯恐妻子不曉其意,又說道: “生男慎莫舉,生女哺用脯。君獨不見長城下,死人骸骨相撐拄?!边@段話全用漢代民謠。據《水經注》引楊泉《物理論》載:“秦筑長城,死者相屬。民歌曰:‘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尸骸相支拄?!渫煌慈绱??!边@里借用民謠所說生男不如生女之語,醒出自己必死邊城之意。由此可見, “禍難”竟是婉稱其死,不亦悲乎!結尾四句是妻之答詞: “結發行事君,慊慊心意關”,這是說結婚以來,我一直在痛苦地關心著你; “明知邊地苦,賤妾何能久自全”,這是說你如果死在邊地,我又何必茍活下去。四句答詞情真意切,品德可嘉。探求作者遣詞之妙,亦如張玉榖所說:“答詞四句表自己之亦當從死,而彼死終不忍言,只以“苦”字代之,又得體。”
陳琳這首詩,用漢樂府古題,寫秦人筑城之事,語言質樸,兼采民謠,假對話以從容敘事,就答詞而戛然收止,古色古香, 頗多奇趣,無愧為文人樂府中名篇佳作。
上一篇:飲酒|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駕出北郭門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