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黃檗山
長望竟何極?閩云連越邊。
南州饒奇怪,赤縣多靈仙。
金峰各虧日,銅石共臨天。
陽岫照鸞采,陰溪噴龍泉。
殘機千代木,廧崒萬古煙。
禽鳴丹壁上,猿嘯青崖間。
秦皇慕隱淪,漢武愿長年。
皆負雄豪威,棄劍為名山。
況我葵藿志,松術(shù)橫眼前。
所若同遠好,臨風載悠然。
鐘嶸說: “文通詩體總雜,善于摹擬。”(《詩品》)其實,江淹也并非完全沒有自己的個性特色,這首《游黃檗山》就很能體現(xiàn)詩人奇麗精工的藝術(shù)風格。
黃檗山,是福建省福清縣西面的一座大山。這首詩是詩人被建平王劉景素貶為建安(今福建甌縣)令后,游此山時所作。詩人細致地描繪了黃檗山奇麗的景色,表達了自己寄情山水的高蹈情懷。
全詩分為前后兩個部分,前半部分描繪黃檗山的自然景色。黃檗山號稱奇絕,是閩東的靈秀之地。詩人站在山上極目遠眺,目光的盡頭在哪里呢? “閩云連越邊”,那浩渺的云海,一直延伸到古越國的地方。詩人也仿佛獨立于無邊無垠的蒼穹之中,那深邃的目光一直凝視著無盡的遠方。登高才能望遠,詩人這樣寫固然是為了說明黃檗山的山勢高聳入云,但也在一開頭就為讀者展現(xiàn)了一個壯闊的境界,為下面描繪奇麗的山色設(shè)置了一個氣魄宏大的背景。幅員遼闊,地大物博的神州大地,奇景異致,不勝枚舉。這是總寫神州山川的特點。言外之意是說黃檗山就是其中之一,這里也有奇異的景致,正是神仙異人隱居的地方。這就給黃檗山涂上了一層朦朧神秘的色彩,使它更具有吸引力了。下面詩人就緊緊抓“奇麗”這一特點,展現(xiàn)出一幅幅絢麗變幻的奇景。黃檗山的十二座山峰,在日光的映照下,一片金黃。高聳的峰巒遮蔽著日光,嶙峋的怪石直插云天,甚為壯觀。那神奇的鸞鳥張開五彩的羽翼,山澗的龍?zhí)秶娚涑鲅┌椎乃ǎ舷螺x映,散發(fā)出絢麗的色彩。還有那千年古木,萬代云煙,使人仿佛置身于曠古時代。而那群鳥的和鳴,百獸的喧囂,則使黃檗山充滿勃勃生機。這是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是一個有無窮奇趣的天地。詩人用他那支神奇的彩筆,描繪出一幅有聲有色的奇麗畫卷。
山色寫得越奇麗,就越能撩撥人們的好奇心,就越能吸引人們?nèi)ヌ接臄垊佟R虼耍谠姷暮蟀氩糠郑娙斯P鋒一轉(zhuǎn),縱古論今,抒寫懷抱,表達了自己寄情山水的情懷。秦皇漢武,都是一代英主,威名赫赫,建立了不朽的功業(yè),可是他們到晚年仍然愛慕名山大川,求仙訪道。先論古是為下面論今作鋪墊的。秦皇漢武尚且如此,我現(xiàn)在能游黃檗山,何必還以謫官為悲呢?因此最后四句抒寫自己的情懷和志趣。 “葵藿志”,指詩人甘于清貧的志向。他曾在《雜擬》中說:“處富不忘貧,有道在葵藿。” “松術(shù)”,松脂術(shù)根,都可供藥用,為修長生術(shù)者所服食。這二句是說自己安于貧寒,對功名利祿十分淡泊,而黃檗山不僅山色秀麗,而且還是延年益壽的好地方,為什么不隱居此山呢?詩人的這種想法并非一時心血來潮,也不完全是謫官后苦悶心情的自我排遣,而是象陶淵明一樣“性本愛丘山”(《歸園田居》其一)。他曾說自己“海濱窟穴,弋釣為伍。自度非奇力異才,不足聞見于諸侯。每承梁伯鸞臥于會稽之野,高伯達坐于華陰之山,心嘗慕之,而未能及也”(《與交友論隱書》)。因而見景生情,景與情合,心與境會,詩人的整個身心都與外界景物融為一體了。 “所若同遠好,臨風載悠然”,詩人那種化人身心的自由自在的情態(tài)躍然于紙上。前半部分詩人以絢麗的色彩,描繪了山色景物,奇且麗;后半部分又用揮灑的筆墨,傾吐了寄情山水的高蹈情懷,悠且遠。前后兩部分有機地融為一體,達到了高度的和諧與統(tǒng)一,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瑰麗的畫卷,組成了一部音節(jié)流暢的樂章。
陳祚明說, “文通于詩頗加刻畫,天分不優(yōu)。而人工偏至。”(《采菽堂古詩選》)沈德潛也說: “文通頗能修飭, 而風骨未高。”(《古詩源》)的確,奇麗精工是江淹詩歌的鮮明特色。詩人描繪的黃檗山的自然景色,處處透露出“奇”的特點,奇景異致,隨處可見:金峰蔽日,怪石臨空,鸞鳥翱翔,龍泉噴涌,古木陰翳,云煙斂聚,禽獸和鳴。這真是一個神奇的世界,令人神往的地方。不僅奇,而且也麗。詩人很善于著色,以色感人。在描繪山色時,幾乎句句有鮮明的色彩:金黃色的山峰,五彩的鸞羽,雪白的噴泉, 丹紅的峭壁,青綠的山崖。詩人用他那支神奇的彩筆,把這五光十色的景物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既奇詭又新穎,表現(xiàn)了詩人豐富奇特的想象力。詩人還善用對句。在描繪山色時,用的幾乎都是十分工整的對句,若放在唐律中,幾乎可以亂真。這些對句不僅可以使詩篇華贍精工,而且也可以增強詩歌的韻律,給人以美的享受。總之,這是一篇瑰麗的詩篇,顯示了詩人卓越的才華。
上一篇:游獵篇|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燕歌行|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