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燭晨明月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
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
征夫懷遠路,游子戀故鄉。
寒冬十二月,晨起踐嚴霜。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
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
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
《燭燭晨明月》是一首為朋友送別的詩。 “燭燭晨明月,馥馥秋蘭芳。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其中, “燭燭晨明月”既點出送別的時間,即黎明前月光明亮之時,也暗示了象“晨月易逝”一樣,縱然友人的情誼極深,也極易分別。 “馥馥秋蘭芳”指秋蘭在濃郁之時,也正是花易枯萎香易散之際。 “芬馨良夜發,隨風聞我堂。”這兩句講的是:秋蘭的芳香,在美好的月夜中散發,隨風傳到大堂上。以上四句是寫友人將分手的情景。這里,詩人以晨月易逝、濃香易消喻友人的歡聚易散。 “興”,起得自然;“比”,用得恰當。以下十句是設想征夫起程后的情景?!罢鞣驊堰h路,游子戀故鄉?!边@里,對即將分手的友人的心態作了表述:將要分手的友人,你一心想的是往南走,而作為游子的我,卻一心思念返回故鄉。從詩句看,這兩位友人分手的時間是“寒冬十二月”,是在“晨起踐嚴霜”時起程,在清晨踐踏著覆蓋大地的霜雪上路了。 “俯觀江漢流,仰視浮云翔”中的江漢,指長江和漢水,是說遠征的友人向南方去將須經過長江、漢水。“江漢流”、“浮云翔”雖都是征途會看到的景象,卻也都有與征夫“行進”相呼應之意:下有流水作伴,上有浮云作陪。這樣寫,促人浮想聯翩,詩人將自已也帶到征夫所經途中的境界里去了。 “良友遠別離,各在天一方。山海隔中州,相去悠且長。”這幾句是說好友將越走越遠,致使友人之間相距越來越遙遠,一個在中州,另一個到了海南,真是各在天的一邊!其中, “山海”依當時人所言,是指海南一帶; “中州”指古豫州,是友人相分手的地方。詩的最后四句,寫自己對友人的希望: “嘉會難再遇,歡樂殊未央。愿君崇令德,隨時愛景光?!边@四句,先感嘆美好的時光很難再有了,再指出目前最后的歡聚應該盡情、盡興。最后,向自己的老朋友傾訴了內心的希望:愿君崇尚美好的品德,珍惜時光于分分秒秒。我們從最后的企盼中可以推測出這對朋友平時的為人如何,愛好所在;亦可看出他們是重德惜時的。這也正是他們分手時感情如此深厚濃重的原因所在。
上一篇:游太平山|原文|翻譯|賞析|鑒賞
下一篇:玉階怨|原文|翻譯|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