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書不可論,河塞雪紛紛。雁足期蘇武,狐裘見薛君。城池通紫陌,鞍馬入黃云。遠棹漳渠水1,平流幾處分。
【校記】
1.棹,《全唐詩》一作“憶”。
【箋釋】
[余贊善] 不詳。贊善,太子贊善大夫。《唐六典》卷二六“太子詹事府”:“太子左贊善大夫五人,正五品下。”“左贊善,掌翊贊太子,以規諷也。皇太子出入動靜,茍非其德義,則必陳古以箴焉。”“太子右贊善大夫五人,正五品上……右贊善大夫,掌如其左。凡皇太子朝,宮臣則列于右階之下。”薛尚書,即薛兼訓。《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大歷五年(770),“秋七月丁卯,以浙東觀察使、越州刺史、御史大夫薛兼訓為檢校工部尚書、太原尹、北都留守,充河東節度使。”大歷十一年(776)十二月,“丁酉,以涇原節度副使、試太常卿、張掖郡王段秀實權知河東節度留后,北都留守薛兼訓病故也。”
[雁足] 謂傳送書信。用大雁傳書典故。蘇武,字子卿,西漢杜陵人。見本書卷六戎昱《聞顏尚書陷賊中》。
[狐裘] 用狐皮制的外衣。《詩經·秦風·終南》:“君子至止,錦衣狐裘。”朱熹集傳:“錦衣狐裘,諸侯之服也。”薛君,此處指薛兼訓。
[黃云] 邊塞之云。見本書卷四李益《赴邠寧留別》注。
[漳渠] 《大清一統志》卷二一“廣平府”:“故漳渠,在清河縣南。《太平寰宇記》:‘枯上漳渠者,濁漳渠也,源自上黨。枯下漳溝者,清漳渠也。自鄴縣界來,非濁漳也。隋大業中,制使姚暹疏決,從上漳渠水入此水,亦名姚暹河。煬帝征遼回,泛舟于此,謂之回鑾河。大業十三年,竇建德于廣平郡又疏此水,入柳溝,遂與永濟合流。’按舊志,清河縣有漳渠,即此,今堙。”
上一篇:《送朱大游塞》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西陵懷靈一上人兼寄朱放》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