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望不盡,日暮愁獨去。萬里云海空,孤帆向何處。寄身煙波里,頗得湖山趣。江氣和楚云,秋聲亂楓樹。如何異鄉縣,日復懷親故。遙與洛陽人,相逢夢中路。不堪明月里,更值清秋暮。倚棹對滄波,歸心共誰語?
【箋釋】
[檐石湖] 亦作擔石湖,《太平寰宇記》卷一○六“洪州”:“擔石湖在州東北,水路屈曲二百六十里。其湖水中有兩石山,有孔,如人寄擔狀。古老云:壯士擔此二石置湖中,因以為名。”《全唐文》卷六三八李翱《來南錄》云:元和四年(809)四月,“丙申,上干越亭,己亥直渡擔石湖,辛丑至洪州。”可見,擔石湖處于余干、洪州之間。乾元二年(759)秋,劉長卿在洪州,此詩當作于本年或稍后。
[楚云] 楚天之云。《晉書》卷一二《天文志》:“韓云如布,趙云如牛,楚云如日,宋云如車。”因洪州為楚國故地,故有楚云之稱。
[秋聲] 指秋天里自然界的聲音,如風聲、落葉聲、蟲鳥聲等。宋玉《九辯》曰:“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栗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朱熹《楚辭集注》曰:“在遠行羈旅之中,而登高望遠,臨流嘆逝,以送將歸之人,因離別之懷,動家鄉之念,可悲之甚也。”庾信《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樹樹秋聲,山山寒色。”孟浩然《渡揚子江》:“更聞楓葉亂,淅瀝度秋聲。”
上一篇:《送客還幽州》原文|箋釋|賞析
下一篇:《柳楊送客》原文|箋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