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與之·長相思游西湖》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煙靄中。春來愁殺儂。郎意濃,妾意濃,油壁車輕郎馬驄。相逢九里松。
“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杭人亦無時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凡締姻、賽社……密約幽期,無不在焉。”(周密《武林舊事》卷三)這首詞就寫了兩次春游西湖——此次春游引起了對昔日與情人邂逅西湖的憶念。
開頭三句寫游湖所見。南、北高峰,在西湖之西,遙相對峙,廣闊的湖面,籠罩著霧氣——在愁人的眼里未免是愁云慘霧。本來非常秀麗的湖光山色,現在使人產生迷茫、愁慘之感。這樣的描寫是為了烘托第四句。第四句點出游湖的季節和春臨西湖引起的主人公的春愁。愁殺,等于說“愁死了”,極言“愁”之深重。儂,我,從下片來看,主人公是女性。
為什么游西湖、見“春來”就要“愁殺”,這是下片所要寫的內容。
那也是一個春天,她與情人游湖尋芳,一乘油壁輕車,一乘驄色(青白色相間)駿馬,不期相遇于湖西的九里松蔭,兩人一見鐘情,纏綿繾綣,說不盡的濃情蜜意,至今給她留下無限幸福美好的回憶。九里松,在南、北高峰之間,松為唐代杭州刺史袁仁敬所植,起于行春橋,西達天竺,長九里,路左右各植三行,蒼松夾道,陰如靄云,又稱九里云松。
可是現在,卻是獨自一人重游故地,而不見戀人的蹤影,自己處身這一片煙靄凄迷的環境中,撫今追昔,情懷悵悵,真是要“愁殺”了。
“小詞只要些新意,不可太高遠,卻(反)易得古人句。”(沈義父《樂府指迷》)這首小詞的新意,首先在巧于結構。它先說游西湖,觸景生情,點出“愁”。然后說“愁”的因由在于思念情人,并且一直到結尾都寫往日與情人的歡會。但在作者和讀者的意念中都必然又回到上片的“愁殺儂”。這樣結構,就有回環往復之致,搖曳之姿,含不盡之意。所謂“巧”,并不一定要怎樣雕琢,捕捉住人物的思緒,如實描繪,就會產生自然而感人的藝術效果。
其次,以樂襯愁,也是這首詞的特色。“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王夫之《姜齋詩話》卷上)這里寫的不是景與情,而是昔與今。詞的重點是寫今日相思的愁緒,但是下片卻極力渲染往日柔情似水的歡愛,寫往日的歡愛愈發反襯出今日離散的悲哀,愈發能突出此刻無限悵惘的情懷。
上一篇:《俞彥·長相思》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鄧肅·長相思令》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