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彥·長相思》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折花枝,恨花枝,準(zhǔn)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怕相思,已相思,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長相思詞調(diào),本是民間流行的曲子,一般都用來抒寫朋友、男女相思之情,俞彥這首詞寫的是女子思念情郎的情景。
男女相愛,多以贈花傳情,送物為信。漢古詩:“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yuǎn)道。”《詩經(jīng)》:“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俞彥寫的這位女子,折下花枝,寄寓著千縷情思,萬般柔情蜜意蘊含其中。她日盼夜思,打算在花開月圓之時,與情郎共飲美酒,一吐衷腸。可惜啊,花兒盛開之日正是良人遠(yuǎn)去之時。折花人在斯時斯景之中,思緒萬端,無名的愛憐,難狀的惆悵,滿腹的愁緒,向誰訴說?作者著一“恨”字,準(zhǔn)確地刻畫了折花人心靈的深處。“準(zhǔn)擬花開人共卮,開時人去時。”我們仿佛看到折花人流下滴滴相思淚,含情凝睇望著伊人離去的方向。
如果說,上闋是寫實記事,下闋則是抒情展懷了。上下闋虛實結(jié)合,相映相襯,情味濃郁,完美地塑造了一位多情女的形象。“怕相思,已相思”,即剛下了決心——不想他;而事實上——已想他。想不想,可不能自制,不能不想。這是一種深沉情愛的矛盾心態(tài)。“怕”和“恨”連起來,正是白居易所描繪的“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的同義語。作者把主人公思念、怨恨、愛憐交織在一起的感情逼真細(xì)膩地表達(dá)出來了。
對一位感情豐富,情竇已開的女子來說,詞里所寫的“恨”是“愛”的折光;“怕”是戀的延伸。相思之苦,難遣胸懷,繾綣之情,凝結(jié)在尾末二句:“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
“長相思”,本系漢代詩中語,如“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六朝詩人多以名篇,屬樂府《雜曲歌辭》。現(xiàn)存多寫思婦之怨。俞彥所作,保存了宋元詞遺風(fēng)。王士禛云:“俞仲茅小詞云:‘輪到相思沒處辭,眉間露一絲’,視易安‘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可謂此兒善盜。”(《花草蒙拾》)平心而論,盡管俞詞有因襲之弊,不及李清照之工,然俞之結(jié)句,與全詞明白如話,素描淡雅之風(fēng)格,渾然一體,十分和諧,可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論者對俞彥之詞評論云:“少卿刻意填詞,工于小令,持論極嚴(yán),且以刻燭賡唱為奇,不無露率語。至其備審源委,不趨佻險而遵雅淡,獨見典型。”(《明詞綜》卷五),工于小令,以淡雅見稱,是俞詞之特點,實是公允中肯之論。
上一篇:《林逋·長相思》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康與之·長相思游西湖》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