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
伯樂一過冀北之野,而馬群遂空。夫冀北馬多于天下,伯樂雖善知馬,安能空其群耶?解之者曰:吾所謂空,非無馬也,無良馬也。伯樂知馬,遇其良,輒取之,群無留良焉。茍無良,雖謂無馬,不為虛語矣。
東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溫生。大夫烏公以鉞鎮河陽之三月,以石生為才,以禮為羅,羅而致之幕下。未數月也,以溫生為才,于是以石生為媒,以禮為羅,又羅而致之幕下。東都雖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執事,與吾輩二縣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處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處者,誰與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問業焉?縉紳之東西行過是都者,無所禮于其廬。若是而稱曰:“大夫烏公一鎮河陽,而東都處士之廬無人焉。”豈不可也?
夫南面而聽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與將耳。相為天子得人于朝廷,將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
愈縻于茲,不能自引去,資二生以待老。今皆為有力者奪之,其何能無介然于懷耶?生既至,拜公于軍門,其為吾以前所稱為天下賀,以后所稱為吾致私怨于盡取也。
留守相公首為四韻詩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茅鹿門曰: 以烏公得士為文,而溫生之賢自見。
張孝先曰: 全篇以“空群”二字作眼目,所以極寫溫生之賢也。而其精神命脈在“為天子得人”數句。言斯人之賢,總為效忠天子耳,非為一己之私也。結句“前所稱”即指此段;“后所稱”乃指“愈縻于茲”一段。文法自明,讀者多混,故及之。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送楊少尹序》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送王塤秀才序》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