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昌縣學記
奠先師先圣于學而無廟,古也。近世之法,廟事孔子而無學。古者自京師至于鄉邑皆有學,屬其民人相與學道藝其中,而不可使不知其學之所自,于是乎有釋菜、奠幣之禮,所以著其不忘。然則事先師先圣者,以有學也。今也無有學,而徒廟事孔子,吾不知其說也。而或者以謂孔子百世師,通天下州邑為之廟,此其所以報且尊榮之。夫圣人與天地同其德,天地之大,萬物無可稱其德,故其祀,質而已,無文也。通州邑廟事之,而可以稱圣人之德乎?則古之事先圣,何為而不然也?
宋因近世之法而無能改,至今天子,始詔天下有州者皆得立學,奠孔子其中,如古之為。而縣之學士滿二百人者,亦得為之。而繁昌小邑也,其士少,不能中律,舊雖有孔子廟,而庳下不完,又其門人之像,惟顏子一人而已。今夏君希道太初至,則修而作之,具為子夏、子路十人像,而治其兩廡,為生師之居,以待縣之學者。以書屬其故人臨川王某,使記其成之始。夫離上之法,而茍欲為古之所為者,無法流于今俗而思古者,不聞教之所以本,又義之所去也。太初于是無變今之法,而不失古之實,其不可以無傳也。
茅鹿門曰: 論學處亦嚴確。
張孝先曰: 文不滿幅,而古今廟學興廢離合之故,洞悉始末,其腕力高古無以過之矣。
上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管幼安畫贊》原文全文
下一篇:唐宋八大家文鈔《縱囚論》原文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