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聞變歌六首(其五)·歡聞變歌六首(其五)(南朝樂府民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鍥臂飲清血,牛羊持祭天。
沒命成灰土,終不罷相憐。
這是南北朝時期的一首南朝民歌。《樂府詩集》中《歡聞歌》和《歡聞變歌》,其題目按《通典·樂典》和《古今樂錄》載:晉穆帝升平初,童子輩或歌于道,歌畢,輒呼“歡聞否”,以為送聲。后因此為曲名,稱《歡聞歌》;而《歡聞變歌》則當是《歡聞歌》的變曲。這里的“歡”字是當時女子對所戀男子的愛稱。
《歡聞變歌》共六首,多數(shù)是寫對愛情的追求,本篇原列第五首,是男女之間對于忠貞愛情的盟誓之辭,是一種特殊形式的抒情之作。詩歌的前兩句寫刻臂歃血,祭天盟誓。“鍥(qie)”是“刻”的意思。“鍥臂飲清血”,意即刻破手臂,飲血為誓。“牛羊持祭天”,即以牛羊祭天,也是一種古老的盟誓形式。寧割臂飲血,敢面對蒼天,可見對愛情的無比珍重和對誓言的矢志不渝。詩的后兩句為男女雙方海誓山盟的愛情誓言:直到死去變成灰土,也絲毫不能改變雙方之間堅貞的愛情。相憐,即相愛。這兩句完全是以直白的方式斬釘截鐵地道出,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真摯可信。在這種誓死不變的愛情誓言中,我們仿佛看到兩顆堅貞、熾熱的心的神圣而又永恒的結合。
以盟誓的方式來表達對愛情的忠貞,往往把對愛情的態(tài)度升華到一個最熾烈,也是最莊嚴的層次上。因為這種方式往往體現(xiàn)著感情與理性,現(xiàn)實與永恒的結合。因而也就往往給人一種略帶悲壯的、神圣不可褻瀆的意味。這與一般情形下的男歡女愛是不能同日而語的。從古老的《詩經(jīng)》到漢樂府民歌,到南北朝民歌,都屢有這類抒寫忠貞愛情的作品出現(xiàn)。比如《詩經(jīng)》中的《鄘風·柏舟》和《王風·大車》,以及漢樂府民歌中的《上邪》等等。這些作品所表現(xiàn)的實際是古代勞動人民對愛情的理解和對愛情的態(tài)度。這首《歡聞變歌》就是通過歃血盟誓的方式來表達忠貞不渝的愛情的。全篇都以平實質樸的語句直接道出,不加修飾,也沒有更多的文采,卻使人感到分外的真摯實在。與其他一些抒寫男女情愛的南朝民歌比較,在作品情調上,本篇既與它們一樣感情顯得特別的熾熱,但又不象它們那樣纏綿柔婉,卻顯出一種慷慨而又悲愴的意味。也許作品主人公的愛情正經(jīng)受著嚴峻的考驗,也許是作品的主人公原本就具有一種誓死不渝的堅強個性吧?
上一篇:《牛嶠·夢江南》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劉友·歌》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