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嘆花》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自恨尋芳到已遲,往年曾見未開時。
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
這里選錄的《嘆花》,是據《全唐詩》本。在晚唐高彥休的《唐闕史》中,還有另一種文字:“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蔭子滿枝。”在《太平廣記》卷二三七“杜牧”條所引《唐闕文》(疑為《唐闕史》之誤)中,記載了有關《嘆花》的本事:杜牧佐沈傳師江西、宣州幕府時,曾游湖州,見一民間女子,姿色艷麗,年方十余歲,遂與其母約定,等十年來娶,不來然后嫁。后十四年,杜牧出任湖州刺史,所約女子已出嫁三年,生二子。杜牧于是寫此詩以自傷。考查杜牧的行跡,這個故事未必可靠,如他佐沈傳師幕和任湖州刺史中間有十七年時間。不過,作為風流倜儻的詩壇才子,杜牧在憂時閔亂中也寫了一些沉緬于聲色的艷情詩。因此,也可以說這是一首以嘆花喻男女之情的詩。
詩以“自恨”領起,以“嘆”貫穿全篇,首句恨尋芳(即尋花)到遲,怨錯失良機,滿腹惆悵、一腔失意皆從自怨自艾中傾出。人在惆悵失意又難以排解時,就容易想起往時曾帶給自己歡悅的人、事,所以第二句是合情入理的回憶,“往年曾見未開時”,交待出“自恨”的緣由,“未開時”,指花含苞而未開。含苞未開的花,總是能給人以希望、憧憬,讓人遐想,一旦開放,雖然艷麗芳香,卻一覽無余,而且好景不長,隨著而來的就是“零落成泥碾作塵”,只能給人留下無可挽回的遺憾。
三、四兩句是寫眼前景,萬般慨嘆寓于其中。“如今風擺花狼藉,綠葉成蔭子滿枝”。狼藉,散亂不整齊的樣子。秋風秋雨終無情,西風蕩盡風流,雖然果實累累“子滿枝”,終究春光已盡,萬紫千紅變作肅殺冷寂,一種深深的失落,籠罩全篇。
了解杜牧寫《嘆花》的那段故事后,再來讀這首詩,可以看出詩人雖是句句賦花,其實卻是在句句嘆人,惋惜、留戀之情,溢出筆端,不了解那段故事,也可以從這首詠物詩中看出詩人的意向所在,惜花、愛花,而面對著一片凋殘飄零,卻也一籌莫展。
上一篇:《古詩五首·古詩五首(其四)》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詩經·君子陽陽》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