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jīng)·大車》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詩經(jīng)·王風
大車檻檻,毳衣如菼。豈不爾思? 畏子不敢。
大車哼哼, 毳衣如菼。豈不爾思? 畏子不奔。
穀則異室,死則同穴。謂予不信,有如皦日。
《詩經(jīng)》中描寫男女戀情的詩,為數(shù)不少,但生動地刻畫出女子私奔前復雜心態(tài)的詩,卻只有《大車》這一首。
詩分三章,全系女主人公的愛情獨白。第一章描繪情人出現(xiàn)時的女子心情。遠方傳來“坎坎”的聲音,一輛大車躍出地平線,飛馳而來。我的心上人就在車上,他穿著蘆葦般顏色的細毛袍子,那樣英俊、可愛。我時時刻刻思念著他早日來臨,就擔心他膽子太小,遇事遲疑不決。這里,寥寥數(shù)語已把女主人公焦急不安的神情畢現(xiàn)出來:車聲來自遠處,難以聽清,但她耳已察聞;大車自遠而近,人影不明,她卻看清情人的服色,一切說明女主人公盼望今日已久,稍有動靜,所有感官都高度集中起來,捕捉到常人不易覺察的現(xiàn)象。按常理,情人既臨,應是喜悅滿懷,可是女主人公不停地埋怨起來,反而顯得忐忑不安,究竟為什么? 第一章巧留一個懸想。
第二章點明焦躁不寧的原因。大車越馳越近,“吞吞”的車聲越來越響,我的心上人也越看越清,他穿的是紅玉般顏色的細毛袍子。我日日夜夜盼望你早日來臨,為什么拖延至今,真擔心他中途變卦,不敢和我私奔。原來,女主人公煩躁、焦急的緣由,是準備冒著風險和情人私奔。私奔不比幽會,必須付出重大代價,刀山火海也得踏過去。這對純情的女主人公來說,無疑是人生的轉(zhuǎn)折,從此將走上一條漫長、坎坷的生活道路。在這種特定情境下,等待情人,怎能不焦慮、緊張。 “菼”指蘆葦色,“菼”指紅玉色,同一件袍子在女主人公視覺出現(xiàn)變異,這與其說是詩歌諧音的需要,莫如說是由于心情極度緊張、敏感而產(chǎn)生的錯覺。美國當代作家馬拉默德在小說《魔桶》中,也曾描寫過初戀時由于男子極度慌亂而看錯女子衣服和鞋子顏色的細節(jié),雖然兩者相隔數(shù)千年,但心理錯覺是共通的。
第一、二章完全是女主人公對情人的憂慮,其原因在這兩章第二句中表露出來。“毳衣,大夫之服”(吳闿生),這表明女主人公的情人是一個官員,地位優(yōu)越,顧慮亦重,這次是否敢于私奔,實堪擔憂。
第三章,女主人公丟開憂慮,真摯、坦率地剖白了自己的愛情:我們相愛忠貞不渝,即便今生不能共同生活,終身為伴,那么死后也要同墓合葬,永不分離;如果你不相信誓言,那么明亮的太陽可以為證。此時,女主人公的情感奔涌、升華,她雖已受到沉重的壓力,預感命運的不幸,但毅然決心私奔,即使獻出生命也要追求愛情的幸福。這種選擇是對各種壓制愛情的勢力和婚姻制度的挑戰(zhàn),是人性自由的吶喊,當然也可能是悲痛的絕唱。此刻一位率直、勇敢、熱情的女性形象凸現(xiàn)出來,震人心魂。黑格爾說過:“愛情在女子身上特別顯得美,因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現(xiàn)實生活都集中在愛情里和擴大成為愛情,她只有在愛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大車》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就具有這樣的審美價值和藝術魅力。
這首詩直抒胸臆,全用“賦”法。前兩章情感婉轉(zhuǎn)、纏綿,如怨如訴,末章又如火山爆發(fā),一瀉千里,前后變化,舒展自然。受《大車》的啟迪和影響,后世民歌中出現(xiàn)不少相似的名篇,如漢樂府《上邪》:“上邪! 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又如唐代曲子詞《菩薩蠻》:“枕前發(fā)盡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爛。水面上秤錘浮,直待黃河徹底枯。白日參辰現(xiàn),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見日頭。”三者均以起誓方式表白愛情,其源流關系可見。
上一篇:《吳文英·夜合花》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和凝·天仙子》愛情詩詞賞析